
风景导游词
作为一名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风景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景导游词1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包公园旅游观光!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坐在我们旁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位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下包公园的概况。
包公园由包公祠、清风阁和包公墓三部分组成。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合肥包公祠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三面临水,莲荷盈盈,绿树掩映。由于包拯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闻名遐迩,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名胜古迹。
包公祠位于包公文化园内的香花墩上,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公祠大门前有一座白底黑框墙,称为照壁。照壁前后正中均绘有一叶青荷,青荷侧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喻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包公祠大门的门楼两边立着一对“抱鼓石”,它与祠内正殿两旁的两只石狮,都是古代象征威严和权力的建筑。据称在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文武百官的王宫、官衙、府第门前才可以建有。整个祠的外观看上去古朴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从山门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湾香客赠送的铸鼎香炉,后立新加坡香客赠送的铜制香炉。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塑像高约八尺,一手执笏,一手握笔,古铜色的脸庞上,浓眉长髯,神情端庄严肃。这座塑像为后来重塑,原来的塑像白面长须,手捧朝笏,威严之中又有慈祥之态,比较准确地再现包公的本来面貌,可惜毁了。包拯塑像的左面陈列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肃公遗像”。栩栩如生的包拯遗像给人以面如铁、气如虹、铁骨铮铮的包青天形象。这方石刻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人,请工匠以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画像为蓝本雕刻而成,据说是包拯的真容。画上的包拯头戴乌纱帽,身着紫罗袍,脚蹬粉底靴,白脸长须,书生气派。因身材较矮,显得帽翅格外长。过去,包家子孙在介绍画像的来历时,常常谈及一个传说。说包拯在开封府时,经常要深入现场办案,百姓为了争看他的风采,往往把他挤得寸步难行。后来,仁宗皇帝知道这事,就赐给他一顶特制的乌纱帽,帽翅比别的官吏要长三寸,并下令: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杀无赦。
出正殿东行不远,即是一座六角攒尖亭,也就是祠内著名的廉泉亭。亭内有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井因亭生辉,亭由井得名。传说廉泉井水清官好人喝了无事,而赃官、不肖子孙喝了都会头痛、闹肚子。明朝人在修建包公祠时,在井上加盖了亭子,称井为“廉泉”,亭为“廉泉亭”。从此井亭作为一“景”留存至今。此外,祠内近年陆续新建的“包公故事蜡像馆”和“包公文化长廊”也是游人了解包公及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清风阁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建造的。
清风阁园区占地33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旅游区”东侧,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是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仿宋综合性建筑群。包公文化旅游区内除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三处主体景点建筑外,还有与包公有关的脚印塘、浮庄两处开放式景点。
风景导游词2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去的旅游景点是威海的刘公岛。威海,位于烟台市以东80公里处,乘车需要1小时20分钟左右。而去刘公岛则需要在威海乘旅游船走25分钟才能达。说起刘公岛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了。它是国家级旅游景区,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由xxxx亲自为岛上的甲午战争博物馆提写馆名。
刘公岛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威海以东7海里处。它四面环海,被称为胶东半岛的前沿阵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朝的北洋海军基地就建在这个岛上。
刘公岛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它不仅具有优越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实的记录了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无能,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在这个岛上。刘公岛,当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战场,也是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的历史见证地。它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甚至是今后几代人记住:"亡国,落后挨打"。那么,来刘公岛参观,其教育意义,是其他一些景点所不及的。
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是扼守京津的门户。北洋海军先后在大连的旅顺口、威海的刘公岛建海军基地,按理说,其防御体系是坚不可摧的。而清政府派李鸿章筹建北洋海军,其目的也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然而,李鸿章却把建成的北洋海军只当成一个摆设。他心里藏着重重的私心(关于这一点,后面我会讲到),他为了讨好皇上,炫耀自己的功德,每年定期将所有的战舰粉刷一新,让水师
官兵换上崭新的号衣,列队于甲板,礼炮齐鸣。皇上呢,看了是非常的高兴,一高兴,就对李鸿章是百般恩宠。其实,北洋水师是一支威武之师吗?不是!北洋海军各级大大小小的官员,大都来自淮南、江浙一带,或与朝廷或与李鸿章,都有私下的联系,征得的兵员质量也就可先想而知了。这些官员大都倚仗自己的后台关系,整日花天酒地,从不组织军事训练。其中也有极少部分的爱国将领,像邓世昌、林永升等,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没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因此,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不是偶然,也不是意外,而是在北洋海军初建时就已决定了它失败的命运。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在日本的胁迫之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席卷而来。在中国人民自己的土地上,作为中国人,失去了应有的尊严,任人奴役,任人宰割。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在没落的清政府手中,四分五裂。
我们这次去刘公岛,参观的景点主要有三个:甲午战争博物馆,丁汝昌寓所和龙王庙。其中最主要的景点是甲午战争博物馆。它里面共分十一个展厅,利用实物、图片和讲解,详细记录描写了中日战争中的历史史实。通过这次参观呢,我也希望能够激发起大家更大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接受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风景导游词3我们沿着小径来前往,妈妈一边走一边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八仙”"传说”",让我浮想联翩,陶醉此中。入进里边,奇迹佳境比比皆是,让人目没有暇接。 ……此处隐藏8491个字……山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其价值无法估量,堪称国宝。加之那巧夺天工的龙洞,神奇美丽的传说,“华夏第七十一福地”的称谓享誉海内外。
1、佛教摩崖造像,位于孔望山的西南部,依山崖的自然形势凿成。现存造像105个,分布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崖上。造像有佛、菩萨、弟子、力士和供养人。大多反映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佛教传统。本生故事有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佛教故事有“说法图”、“涅磐图”等。
2、龙洞庵,位于孔望山南侧,始建于北齐年间,唐中宗时改建为龙兴寺。明代于旧址上重建,更名“龙洞庵”。“”中龙洞庵也遭受了劫难,塑像被毁,文物流散。龙洞庵的整个建筑以大殿的山门为一中轴线,组成一个高低错落,左右对称的建筑群。从山门拾级而上,穿过圆洞式山门,进入院中,单檐硬山顶的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像,两侧是阿傩和迦叶两个弟子。两侧周围是十八罗汉彩绘塑像。前山门中的神座上,前面是弥勒佛,后是韦驮塑像,两侧是四大天王。东厢房是观音殿。整个建筑轮廓雄浑,气势壮观。大殿两侧有棵千年古柏,仍然苍翠欲滴。东侧有棵始植于宋代的糯米茶树,春季花开时节,菊院清香。院内还有古井一口,名曰“甘露泉”。
3、孔望山杯盘刻石,位于孔望山的最高处,是在一块天然大石上凿成。大石全形如砚,故称“砚石”,大石略呈长方形,东西320厘米,宽200厘米,厚70—120厘米,底部有三块小石支撑。大石东段凿成平面,平面正中有一直径40厘米的盘形凹刻,周围有8个标形凹刻。大岩东北端厚壁上镌有隶书体“砚石”两字,字径14厘米。孔望山杯盘刻石是东汉时期祭祀东海君之物。
4、孔望山石象,位于孔望山摩崖造像东约70米处,石象为主体圆雕,是依一块花岗岩巨石的自然形状雕凿而成。比一般真象的躯体还要大的多。身高2。60米,身长4。8米,背宽3。5米。象身西侧有一高88厘米,宽49厘米,深0。2厘米的阴凿凹面,系未见刻铭的题榜。象身东侧以阴线刻一高113厘米,宽62厘米的方框,内刻隶书体“象石”二字。在刻铭与象前腿之间,有一个平面浅浮雕象奴,高92厘米,头带“T”字型发髻,双脚带有脚铃,右手持一铁钩。石象足下雕有仰瓣莲花。
5、龙洞石刻,位于孔望山龙洞庵两侧“龙洞”的内外石壁上。题刻20多处,年代宋至清,大字近3尺,小字寸余。龙洞石刻中,以明代石刻最为丰富。有明代淮海安府知府陈文烛写的《孔望山铭》。有明代嘉庆时期海州知州王同的榜书题刻“归云飞鸟”,还有明邵瑞良的“归云洞”题刻。明代林廷玉的诗刻:“看龙洞偶成,幻化成溟蒙,丹崖一洞空。地灵呼即应,应是讶相逢。”还有明刻中的王同六言诗刻,最具代表性,诗曰:“龙洞良宵月照,黄花满地秋香,此时此会文彦,一殇一咏情长。矗矗山岩曲抱,潺潺朐海东流。明朝分袂城市,琴尊回忆绸缪。”字体严谨,风格古拙,笔力遒劲,风格犹如宋篆,而且写景抒情,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6、东海庙遗址及东海庙碑,位于孔望山西南端,碑的内容为东海相桓君修缮东海庙的缘起、经过及“尊灵祗、敬鬼神”的宗旨。碑背有一行17字:“阙者,秦始皇所立,为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
风景导游词14三国新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西15公里鸡鸣山东麓。为三国魏青龙元年(233)扬州都督满宠为抵御孙吴军所筑。孙权曾亲率十万大军围攻此城,终未攻下。西晋淮南郡曾设治于此。遗址南北长33O米,东西宽21O米,由十余个高土墩绵亘相连成长方形,对研究古城合肥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新城遗址是三国时期魏、吴争霸的遗址之一。魏青龙元年(233)扬州都督满宠筑新城以抵抗吴国军队。吴大帝孙权于嘉禾二年(233)率十万大军围攻,未能攻下。据《三国志》载:“是岁,(孙)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景点知识,皆不克还。”次年,夏五月,“(孙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也没有攻下。在合肥东南的巢湖,更是魏、吴连年争夺的军事要地,后人常用作典故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就是曹操在巢湖口儒须坞望见吴水军军容整肃后说的。西晋淮南郡曾设治于此。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国后,废此城。
事隔将近两千年的今天,人们还能看到新城遗址,这是由十几个连绵不绝的土墩组成的,呈长方形,长约330米,宽约210米。夯筑的城墙轮廓仍清晰可见。城内曾出土魏兵守城用铁撞车头、铁莫须钉等器物,以及大量的东汉时期板瓦、筒瓦、纹砖等残片。此城址对研究古城合肥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风景导游词15亲爱的各位朋友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中午好!
欢迎来到大圣故里,水晶之乡,美丽的连云港来旅游。我是大家在连云港期间的地方陪同导游徐mo,在此谨代表连云港旅行社以及热情好客的460万人民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连云港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这里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北依齐鲁,南临江淮。整个城市的面积是7400平方公里下辖4个县(东海赣榆灌云和灌南)和三个区(新浦,海州,连云)!人口460万!市区面积415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是一个标准的中等城市!
连云港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史记中记载三皇五帝时就写到了连云港,那时的连云港叫做羽山,相传远古时期三皇五帝尧舜禹汤在舜统治后期的时候黄河泛滥,舜让鲧(gun)治理黄河!鲧采取围堵的方法治水9年没有效果!最终被舜处死在羽山也就是连云港这个地方。
然后启用鲧的儿子大禹最终治水成功!但是鲧死后滚热的治水之心不死血液流入土地中形成著名的东海羽山温泉!
后来经过了夏商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按照李斯的建议将中国划分成了36个郡县,连云港这里叫做东海郡。秦始皇在统治后期的时候东巡来到了这里,当地著名的方士徐福进言海中有3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山上有仙人,仙人有仙药,食之可长生不老!秦始皇给了徐福巨船武士还有3000童男童女远渡重洋去寻找仙山仙药,最终到了今天的日本就再也没有回来!
三国时期徐州的刘备也曾经在连云港这里整顿兵马,受到当地盐商糜芳的资助才又再次东山再起!
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事濒发,连云港这里靠近大海交通便利。所以但是的北魏在这里大规模的囤积物资,派兵马驻守,依靠着大海修建城池!因为靠近在海边故名之海州府!
只到康熙50年公元1668年的时候,一场地震中国历史记载上的最大规模的一场灾难降临到了连云港这个地方,郯城大地震震级达到了8。5级!使得整个古海州城城楼垛口、监仓衙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周围百里无一存屋”更重要的事情是!由于地震使得板块挤压,连云港这里的地质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水倒退了40公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连云港的市区不在海边的原因!
知道进入了新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在中国大力开展民族工业,1933年修建码头就成了重中之重。因为当时的码头选址选的非常好!背依着连绵167公里风景如画的云台山!对面是折翼宛如屏风一般的连岛!港口在山岛之间!所以各取山岛一字!连岛的“连”云台山的“云”!港口在中央就叫它连云港吧!后来以这座码头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城市的名字一直叫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