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员。我叫梅俊波,欢迎来到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它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主要景观有八达岭长城、慕田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嘉峪关、虎山长城、九门等。
今天我们到的是八达岭长城。它是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站在长城上,往远处看,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大家请看,这墙和地面都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城的,再请向右边看,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射口和瞭望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大家请继续往前走,那一座座方形的城台,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听了这些,长城肯定在你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像吧!
这万里长城还有一个动人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据说新郎范喜良新娘孟姜女正要入同房时,被官兵抓去到长城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曰夜思念丈夫。她想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去长城找他,一路上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到达了长城。却始终找不到丈夫,询问起民工有没有范喜良。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已填了城脚。”孟姜女听到这个恶耗大哭起来。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都感动了,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只听见“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这个传说有趣吗?
接下来大家自由活动,一小时后到这里集合。活动期间,你们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乱扔,要保护长城的整洁。
天色已经不早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明天还有更美的风景等着我们,希望各位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我们明天见。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2大伙好!欢迎来到我漂亮的家乡—重庆大足。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李沐曦,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伙参观大足最好看的的风景—大足石刻。文明出行,快乐随行,请大伙不要乱扔垃圾,紧跟队伍,注意安全!
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资料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其中又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摩崖石刻最为出名,它始建于晚唐,兴于两宋,于1999年十二月一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大家目前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积、佛像最多的宝顶山摩崖石刻。
大伙快看,大家面前的就是被叫做人间一绝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雕刻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尊佛像雕凿在88平米的崖面上,高7.7米,宽12.5米,刻有1007只手,其上下、左右、前后都伸出了手,有些手里拿着斧头;有些手里拿着宝剑,千姿百态,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尊雕像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
关于这尊千手观音,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千手观音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眼一首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他千手千眼。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下面请大伙自由参观这尊佛像,十分钟后大家集合去下一个景点。谢谢!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3尊敬的女士,先生们,今天,我们来游览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颐和园,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事项: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大小便!
著名的颐和园主要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大家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0公里。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大家看这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大家可以上下穿行。这是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大家来看!颐和园的大门,它称为东宫门。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
大家知道吗?排云殿,是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它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长廊上漫步,可以欣赏湖山的景色,而且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可供观赏。
请大家过来,这就是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殿内陈列着许多贵重文物。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名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
请大家看,这就是十七孔桥,长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美丽的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860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著名的旅游 ……此处隐藏10646个字……石楼、居安楼、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楼内保存有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自力村碉楼群既保留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又将外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派,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广东最美的地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
我们现在参观的这座楼是叫铭石楼,和之前参观的官骏龙碉楼略有不同,建筑上显得更加壮观更加先进和豪华。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该铭石楼与官骏龙楼有哪些些方面的不同呢?对了,这位游客又说对了,在碉楼上部的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是哨兵的站岗位置,以便提前发现土匪“来访”时易于反攻,同时还会发现在楼上有众多内大外小的小洞,称为“枪口眼”,这也是防卫土匪时对其进攻的设备,所以在当时就算是有钱人也不能过上舒适无忧安然的生活,而是时刻要防备土匪会来攻。从这些房门、客厅设施设备以及墙壁上挂着的时钟更现出一种以中西建筑艺术、防卫和居住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我相信大家在参观完前面的碉楼,应该是一次次的叹为观之吧?赞叹碉楼的建筑技术是如此的高超,如此的精湛而周密,建筑艺术是如此的华丽。但大家又是否会同时带着一个疑问――这些灿烂的辉煌是如何获得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纪回忆,看开平华侨话史,看碉楼背后的故事。这里是华侨话史展览馆,我们可以从挂满图片的墙壁上,及图片旁边的简介了解到当年的华人是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当年为了生计、为了逃避饥寒交迫的生活,我们的华人千里迢迢漂洋过海来到了世界各地谋生,寻求过上富裕生活的梦想。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到当时的华工职业有:渔业、餐饮业、洗衣业、淘金业、修铁路、开杂货店、农业等,也就因此出现了唐人街,但大家看看当时的唐人街并不是像今天的唐人街那样的豪华的,而是很破旧很落后的生活环境,可华人们都很团结,一起拼搏、一起努力工作,希望争取更多的钱回家乡建设,让更多的中国人过上富裕的生活。一路走来,他们坎坎坷坷、历经沧桑与磨难,当年的华人为了漂洋到国外,在渡船下面忍受着很肮脏的生活环境,但最终能到达国外的是很少很少的,在半路就已经有很多被饿死渴死了。为了到国外,13岁的邓文钿先生就备受外国人的审拷;如果当时的华人在国外没有挣到足够的钱的话是不能回来的,所以为了圆梦,为了回家探望家中的妻子和儿女,谭积兴先生在国外拼命地努力挣钱,可最终与妻子一生只见了两次面:结婚和死别,儿女却是一个被饿死一个被撑死,一个家庭就这样散了,这令人感到是多么的心酸、多么的痛心。看这一张张的图片却感到是在看一个个令人心酸令人痛心的故事。其中让我感到最痛心的是:外国人认为中国人能建成长城,那么也一定能在不管怎样的条件下修建铁路,所以很多华人被迫去经常会发生泥石流现象地带建铁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当时很多的华人活生生的被埋在了铁轨和泥土下面,看这张图片就是当年的华人在修铁路时的情境了,可想而知,外国人的铁路是牺牲了多少华人的性命,流了多少华人的血泪啊!这真的是令人感到很痛心很痛心的事。这一张张图片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都体现出了当时在外华人吃苦耐劳、艰辛、团结、爱国的精神。
而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后代应该要引以为荣,应该要学习华人们吃苦耐劳、团结爱国的精神。我们现在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应该不能忘了前人所付出的努力和流下的血泪。我们能处在这样好的环境,应该要为自己脚下的路作出更加坚定的选择,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拼搏去奋斗,相信付出了未来就会是有回报的。
各位游客,相处的快乐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我们今天的旅程即将要结束了,很高兴能和大家相处了这么难忘快乐的一天,也很感谢大家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我在某些方面做到不足之处的,希望大家能多多见谅,祝大家以后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事事顺心,天天开心,谢谢!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13在甘肃省敦煌境内鸣沙山1600多米长的陡崖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700多个洞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绘画、彩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敦煌艺术的发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20xx多尊彩塑。这部分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还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那尊卧佛侧身卧着,双眼微闭,神态安详。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让大家不能不赞叹古时候艺术工匠高超的技艺。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西方学者称其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具备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部分壁画画在洞窟的四面墙壁上、佛龛内,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你看那些飞天仪态万方,多么美啊!有些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些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些彩带飘飞,漫天遨游;有些闭目凝视,侧耳倾听……飞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一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现在,飞天已成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是国内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真是大家中国人的骄傲!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14各位游客们,大伙早上好!我姓林,大伙可以叫我林导游。我非常荣幸今天能当大伙的导游。目前,请你们高举手中的棋子,整理好衣冠,由于大家马上踏上雄伟、壮观的长城。
远看长城,它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慢地游走着,赏析着旁边的风景。这条“龙”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总共有一万三千多里。大伙想想看,古时候没火车、汽车,没起重机,什么都没,只能靠大家无数的双手和肩膀,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啊!
大家目前在长城脚下,这段长城修建在八达岭山,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非常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台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两座堡垒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大伙看,这是一个台子,也称为烽火台,是用来放狼烟的。以前,皇帝给放哨的士兵定了个规定:出现敌人百余人,放一烟一炮;五百人,放二烟二炮;一千人,三烟三炮;五千人,四烟四炮;一万人,五烟五炮,以此类推。
大伙了不了解?关于长城,还有个传闻:从前,有个人叫孟姜女,她和老公在成亲的当晚,老公就被官兵抓去修建长城。孟姜女在家苦苦地等着他回来,日复1日,年复一年,她一直没等到我们的老公。于是,孟姜女万里寻夫来到了长城,可是她的丈夫已经变成了一堆尸骨。她哭了三天三夜,都把长城哭倒了。
好了,下面是大伙的自由活动时间,但是大伙应该注意,不可以乱丢垃圾,更不可以在墙上乱涂乱画。祝大伙今天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