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

时间:2023-06-04 11:23:49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1

各位先生、女士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福建土楼故里南靖。我是蓝天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我将陪伴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现在我们正驶向福建土楼景区。福建土楼是20xx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楼是中国一种典型的民居,有各种形状散落在南靖大地上,就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猜猜土楼都有什么形状的?

(旅客 :圆形的;游客2:方形的)

大家都很棒!都猜对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福建土楼标性建筑物——田螺坑土楼群。田螺坑是个充满传说的好地方,顾名思义,大家就会联想到田螺姑娘。他们的先祖为了躲避战乱,走到这个地方时,发现这里风景秀美,是块风水宝地,而且地里有很多的田螺,于是就在这里安家立业、开基传延。下面就是观景台,可以看到土楼群的全貌。田螺坑土楼群是由四座圆楼和一座方楼组成的,其中有一座是椭圆形的,方楼在中间,看起来就象“四菜一汤”。

我们前面的就是裕昌楼。这座楼的东边向外倾,看起来就象倒塌下来,而它的西边每根柱子都是斜的,歪歪扭扭,所以大家都叫它“东倒西歪”楼。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叫做塔下村。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房子沿溪而建,象江南的周庄一样,是个标准的山中水乡,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村边有座祠堂,叫德远堂,是客家人张氏家庙。祠堂间树着2 根石旗杆,旗杆上面有的雕着狮子,有的雕着毛笔尖,据说只有事业有成的人才能树旗杆,雕狮子的表示是武官,雕毛笔尖的是文官。

各位旅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获,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想起南靖的土楼,常来看看!在这里,小x祝大家旅途愉快!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2

南靖作为海峡西岸旅游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素有“南靖二十名景”之称,概括起来有八句话:“一花一木一南药、一茶一竹一香蕉、一亭一塔一家庙、一岩一洞一藤条、一公一母老来俏、一上一下任逍遥、树海龙潭虎伯寮、两楼两群真奇妙。”(南靖二十景指:兰花博览园、白背毛木耳基地、南方人参巴戟天药材基地、生态茶园、麻竹基地、香蕉基地、道源亭、文昌楼、张氏家庙、石门岩、鹅仙洞、乐土的亚热带雨林亚洲第一藤、历史名人亨阳公与亨阳湖、土楼之母东歪西斜裕昌楼、上田的福建土楼风情园、塔下的中国景观村落、树海瀑布、吕氏祖厝龙潭楼南靖土楼民俗博物馆、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福建土楼遗产地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

靖城,是南靖县原先的县城所在地。牛崎头是分岔口,往另外一个方向去往龙岩。走在这条路上大家可以看到两旁有许多兰花圃,当地人因地制宜在这里种植许多兰花和茶树。行驶在山梅公路上,这条公路是耗资4亿多建成的,对发展当地旅游业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沿途我们还能看到南坑咖啡观光园,内种植有咖啡一万多株。设有咖啡观赏园、咖啡餐饮区、咖啡生态展示馆、咖啡步道等数十个休闲观赏项目,是福建首个咖啡观赏园。

通过位于南靖县书洋镇的景区接待中心,即将前往的是田螺坑村。马上挑战13公里的盘山公路。据说将有108弯等着体验,所以请大家注意安全。

这一片原始森林的所在地,就是五更寮。此处住着姓陈的村民。这里的树,十分茂密。但是以前土楼的居民都是上山砍柴,用于生火煮饭。为何这片森林会保存的如此完好呢?据说当时这里的村民每到这里砍树,回到家中之后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事情,于是就请了风水先生勘探。风水先生说,这里的树不能砍,才会人丁兴旺。因为以前的村民都比较注重风水,所以就遵循风水先生的交代,把这片树林很好的保存下来了。}田螺坑观景台到了。(田螺坑来历)

关于“田螺坑”地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地形地貌说。我们现在驱车的公路,向上或向下,都是一圈又一圈,像不像走在田螺壳上呢?

另一种是民间传说——田螺姑娘的故事:

据说600年前,有一个叫黄百三郎的青年翻山越岭来到这里,见此地依山傍水,景色极佳,就在这里搭盖草寮,放养鸭子。母鸭吃了小田坑里的田螺,每天都会生下双黄蛋。由此,他慢慢地积蓄了一点家业。有一天,黄百三郎正在田间放养母鸭,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黄百三郎急忙赶着母鸭回草寮。这时,从一块山石旁

传来阵阵“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叫声;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福组建土楼的名片——田螺坑;田螺坑土楼群,是依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5座土楼恰似一朵梅花绽放在大地上,这种独特的造型;五座土楼都是三层建筑,一楼为厨房,二楼为仓库,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称赞它是“世;xxxx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田螺坑土楼群是村民的私传来阵阵“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叫声。黄百三郎循声而云,只见一条巨大的蟒蛇正向一位农家姑娘逼去。黄百三郎三步并两步,用赶鸭的竹竿,奋不顾身地与蟒蛇展开搏斗。蟒蛇最后被勇敢的三郎赶跑了,姑娘得救了!姑娘激动又含羞说:“我家住东面的船场镇石门岩螺丝洞,探亲途径路过此地,今日遇险,幸得大哥相救;承蒙不弃,小妹愿意做你的干妹子,帮你操持家务一段时间,算作报答救命之恩吧!”,后来。村里的老人看他们两个情投意合,于是撮合他们结为百年好合!小两口从此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在田螺姑娘的帮助下,家业越来越兴旺,并为后代建造土楼打下了基础。子孙们为纪念先祖,就把这里称为田螺坑。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福组建土楼的名片——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座落在海拨787米的湖岽(dōng,削平的小山顶)山半坡上。据说玉皇大帝曾经到此考察民间疾苦——土地公呈现午餐——临走时忘了撤席——留下了诺大的“四菜一汤”!由三座圆楼,一座方楼,一座椭圆成的群体。有人还说“四菜一汤”边上有两条长方形土楼,像一双筷子,搁在那里,像不像呢?似乎它在邀请大家入席就餐。

田螺坑土楼群,是依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从最外的椭圆行开始顺时针方向绕一圈到中间的方形为:金水木火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环相生,生生不息之意)建造的一方四圆土楼,是建筑形体组合的经典之作。据专家、学者考证,“四菜一汤”五幢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的;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幢土楼反映了《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天方地圆,方形的步云楼为天,紧挨四周的圆土楼为地。这五幢土楼又附会于易经八卦的阴阳理论,反 ……此处隐藏11549个字……"边上有两条长方形土楼,像一双筷子,搁在那里?像不像呢?它在邀请大家入席就餐。《红楼梦》中说过一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今天见到田螺坑"四菜一汤"加上一双筷子,在天地之间一摆就那么天长地久,永不散席,太厉害了!据专家、学者考证,"四菜一汤"五幢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的;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幢土楼反映了《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天方地圆,方形的步云楼为天,紧挨四周的圆土楼为地。这五幢土楼又附会于易经八卦的阴阳理论,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神秘文化。世界遗产标志——就是一个方圆图案的浓缩,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人为?(上车,继续前行)各位团友,田螺坑土楼群在建造时并没有刻意的规划。这种美妙组合完全是一种神奇的巧合,成为后人玩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浓厚的兴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森·安德烈称赞"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上海同济大学路秉杰教授说:"没有看到田螺坑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下车,走石径)现在我们走的这条石径,建于清代,和步云楼是同一时间兴建的,也是当时土楼通往外面世界的必经之道。在石径左侧梯田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整片土楼群起了变化。刚才我们在上面景观台上,向下看,是俯视,5幢土楼呈平面排列。而从这里看过去,5幢土楼呈一条斜线排列,构成了另一景象。这在中国园林审美原则中,叫步换景移,是一种流动美。

沿石径而下,两侧都是层层梯田。秋天,稻谷成熟,背景一片金黄。春夏,禾苗茁壮,梯田一片葱翠。如此美丽的景色映衬土楼,多么淳朴、和谐。难怪美国盖蒂保护所副所长内维尔·阿格纽和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组成的考察组考察时评价:"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漂亮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田螺坑土楼群,去领略一下它的奇特外形和构造、精巧的组合,以及深层的文化,感受它的传统精神和神秘色彩。

(步云楼)方形土楼,位于土楼群中间,建于清嘉庆元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393平方米。高3层,11.93米,面宽29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对开4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15米。进入楼内,我们发现此楼前低后高,保留地势,托山而起,从门厅到后厅有三层台阶,步步高升,使我们一下子就理解命名"步云"的意义。这幢楼内无水井,因为地势太高,水井设在楼外,并且在井周围砌条水沟,供排水用。底层四角的房间开一个窗,其余的都不开窗,比较特殊。

(和昌楼)"和昌"为吉祥语,为"和气昌盛"的简约。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东侧。建于清嘉庆元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68平方米,高3层,12.3米,内通廊式,每层22间,共6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与步云楼不同底层不开窗的,是通例。这幢原来建的是方形,20世纪30年代被土匪烧毁。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时改为圆楼,我们今天参观找不到当时方楼的任何痕迹。如果不是那把大火烧掉重建,我们今天也看不到"四菜一汤",成为"三菜二汤",也感受不了"花一朵"了。

(振昌楼)"振",作为动词,含"奋发"、"奋起"意。"昌"为"昌盛"。"振昌"意为"奋发昌盛"。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西侧。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976平方米。高3层,11.53米,直径33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有两部楼梯,1个大门。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我们在上观景台上说了,振昌楼"富不露白"风水观念。大家看,中厅与大门并不对称,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偏左吧。这是一。第二,同步云楼一样的原因,在院内找不到水井。水井放在楼外。

(瑞云楼)"云"为天象。"瑞"为"吉祥"意。"瑞雪兆丰年。""瑞云"即"祥云"环绕的人居环境。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东南侧,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063平方米,高3层,11.2米,直径35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

(文昌楼)除了上面所说"文运昌盛"意思外,"文昌"还是一位神灵的名字,叫"文昌帝君",是主持人间禄籍的民间神灵。椭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西南侧。建于1966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88平方米。楼长径45.7米,短径34.5。高3层,11.8米,内通廊式,每层32间,共9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楼外墙顶层有4个瞭望台,4个射击口,底层楼厚1.2米。内院用乱毛石铺地,有1口水井。首先,让我们穿过门板用厚杉木铁皮制作的森严大门,不像北方四合院有边门、侧门和后门。土墙通常有1米多厚,能挡住枪弹;门框、门槛用大石砌成,两片大门厚10厘米,还加上根门闩推进墙体预留的数米长的门闩洞内,将门板紧紧卡住,非常牢固。除非撞塌墙体,否则就是从外面伸进,锯子锯断门闩中部,它仍然卡在门上,无法从外面开门。

土楼中心是露天大天井,房门和窗户因为圆形,都朝天井开。土楼外墙内墙是同心圆砌成的一段段圆弧,外长内短。房间的隔墙都显放射状,形成的房间像柑桔那样一瓣瓣围聚成一周,当地人称"斧头间"。天井内通常都有水井。这楼内的水井偏于左侧。

楼内有米碓、谷砻、石磨、风车等设施,与大厅相对的一间敞厅,是操办土楼人家红白喜事之处。土楼的底层,除了厅堂、梯间之外,一般是厨房和餐厅。顶屋一般不装天花板。这样何处出现漏雨、裂缝、断裂,都看得清楚,以便即时维修。土楼屋顶平缓,用的青瓦,中脊和出水口都用青砖压牢,既防风又点缀屋面。站在文昌楼第三层,朝上往上看,上面的土楼层次排列,与楼后的大山相融洽,显得特别雄性。说到黄氏家族。自明初开基以来,已有26代传人了。就以此居住和活动,繁衍世世代代,香火不绝。现仍有300人居住。黄氏家族在台湾台中、台北尚有发展,逢年过节,返乡认祖归宗,远源流长,热闹非凡。好的,现在留15分钟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然后在村口集中回车上,还要到下观景台参观!(乘车,到下观景台)大家以上看了,听了。现在到了坡底山路上,再来从下往上看。田螺坑土楼窗户不被屋檐遮住了,一个个特别明显;有些特意用白色石灰镶边,那些依地形高低错落建立土楼,一层托着一层、一幢挨着一幢,十分壮观,给人以拉萨布达拉宫的感觉。从上观景台俯视,看不出五幢土楼不处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甚至那椭圆形的楼与其他三幢圆形的楼的区别也看不出来。下观景台仰视,终于看到五幢建在高低不同的台地上,错落有致,层叠相间,宛自天成。苏东坡说庐山"远近高低都不同";田螺坑土楼群不是"远近高低",而是"远近俯仰都不同!"。

随着天气的的变化,田螺坑的景观有很多变化,但也不能在这儿等上十天、半月吧!但是,田螺坑土楼群成为世遗后,政府已完成了夜景工程。如果团友中有想寻找田螺姑娘做朋友的帅哥,或者想找三郎大哥的靓妹,可以小住几天,说不定,还真让你们偶遇了呢

《福建南靖土楼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