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19 11:23:34
最新读书笔记

最新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读书笔记1

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也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是他的父亲贝纳尔却嗜书如命,不惜血本设置了一间私人藏书室。里面收集了不少希腊和罗马哲学家的书籍,还有几部修辞学大师的作品,以及多卷意大利史。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利才可以阅读这些书籍为其以后的政治思想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少年的马基雅维利就参加了起义来反对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独裁的他,在共和国首席秘书的支持下成为自由执政十人委员会的秘书。他主要负责监督国防和外交事务。也正是这种外交使他见识了超出佛罗伦萨更为广阔的世界也使他成就了自己杰出的口才。可是命运女神总是喜怒无常。西班牙军队占领了佛罗伦萨,共和国领袖纷纷出逃,被驱逐的前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回国。马基雅维利并没有随共和国领袖们一同出逃。而是留在了佛罗伦萨等待美第奇家族的归国。他向美第奇家族祈求希望能够继续报效国家,可是事与愿违。美第奇家族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马基雅维利逮捕入狱。虽然经过多方营救,他虽不在狱中却也不能返回公共生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在后来的14年,他不停的写信给美第奇家族和罗马教皇以示效忠之意。其中就有《君主论》这本书是献给美第奇家族的领导者的。可是都毫无音信石沉大海。在这漫长的14年当中,他白天劳作晚上读书,就如中国古代贤士一般,或如性情旷达的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一般。在他临终的最后一年,他终于获得了美第奇家族的批准返回公共生活,可是这一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败罗马教皇,罗马教廷支持的美第奇家族再次被佛罗伦萨人民推翻和驱逐,佛罗伦萨共和国恢复其统治。然而此时的马基雅维利再次被指认为叛徒,再次被驱逐出了公共生活。也就是在这一年,马基雅维利凄惨去世。

在400多年后,马基雅维利的梦想才逐渐得以实现,意大利也终于完成了统一。就像许多著名的人物一样。马基雅维利在生前并不如他逝世之后出名。因为大多名人都是预言家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思想超前。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们所能认知的。

人们在后来漫长的时光当中,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评价最多的便是这是一本充满邪恶言语的书,是受到恶魔的启示后完成的书。可是我在这里想要阐述的是,这本书并不能被称之为邪恶,而是一本描述现实的预言之书。人们是在400年后才开始热议这本书的,所以往往大多数读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时代背景所受教育来评价这本书,从而使得很多人对《君主论》这本书有所误解。在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意大利还没有完成统一,仅仅是一个个城邦组成的小国家。而亚平宁半岛在英国,法兰西,西班牙这些强国的中间,封建割据。谁也不会想到16世纪的意大利会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世界贸易中心在这个时候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经济收到严重影响,意大利版图上还有五个小国家不停处于抗衡制约状态,贸易不稳定,还受到强国的威胁。而马基雅维利作为外加官更是亲眼目睹了这种弱肉强食的局面,也经历了一场场腥风血雨。使得他希望国家统一,从而强大起来。

在《君主论》这本书中,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恶。正如同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及众多法学家的想法一样。“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整个人儿都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也正是由于性恶论的基础,马基雅维利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无道德。“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马基雅维利在书中写道。他认为,一位君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就可以摒弃一切道德,运用权术,软硬兼施,背弃信义。完全打破了传统文化道德所提倡的君主要以德服人,要推崇德政的传统思想。“一个君主,尤其是一个权利尚未巩固的君主,应该的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因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如果一个君主在一群恶人之中行善必定会带来殃及人民幸福生活的不幸,甚至这样的君主会损失掉他的王国。所以,对于君主而言“必须知道怎样做不善良的事情,并且必须视情况的需要使用这一手或不使用之一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马基雅维利将这种特殊的方法也分成了“恶劣使用”和“妥善使用”,也不是如大家在流言蜚语中所设想的马基雅维利是一个受了撒旦启示的那样,一味以恶制恶。“妥善使用的意思就是说,为了安全的需要,可以偶尔使用残忍,除非它们能为臣民谋利,其后决不再使用。恶劣使用的意思是指尽管开始使用的残忍手段是寥寥可数的,可其后与时俱增,而不是日渐减少。”因此在我看来,马基雅维利在这里所说的君主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在特殊的时期所采取的特殊的行动。

最新读书笔记2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控诉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文章描述了祥子短暂的热血时期。曾经,他也有过豪情壮志;曾经,他也有过豪言壮语;曾经,他也有过雄心壮志。曾经,他也有过正气,尊老敬老,谦逊礼让;曾经,他也有过志向,一丝不苟,光明磊落;曾经,他也有执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他也有过希望,仿佛天下处处有实现愿望的机遇,生活处处透发着生气,他对 “善有善报”深信不疑,对自己的能力信心十足,恍若未来已存在心中,脚下已踏平困苦。生,生得伟大,生得幸福,生的荣光!在祥子的心中,分三六九等的人力车夫,自己属头等一类,拉车是一份神圣光荣的使命,就像生活给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小子一份天大的馈赠,他心甘情愿地打理、收拾着一身行头,这是一份由衷的幸福。在祥子心里,三年五载就能迎来新生活了。

生活,总见不得一帆风顺,没等祥子购置好了新车的热切心情过去,就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浇熄了满腔热血。往日的整洁不再,他被掳到了营里,抢去了车,甚至是一身干净的衣服。愤概不平又如何,能有逃出来的命,已是万幸,幸而,顺手捎走的三匹骆驼换回了点儿钱。当生活一点点剥去希望,当初的雄心不再,当初的豪言不再,当初的一切,都夹杂着流过的血汗和光阴去而不凡,祥子,除了卖骆驼的绰号,成了名副其实的“骆驼祥子”。

生活的三起三落,一点儿点儿消磨着囤积的志气。被迫将卖骆驼的钱交给“侦探”;被迫娶铁塔一般的虎妞;被迫忍受他人的谩骂……被迫,被迫!统统都是被迫,生活仿佛总要逆着他的心思走,无措、无助无可奈何地接受生活毫无预警、永不停歇的考验。当现实凌驾于理想之上,他总算看清,人原来是那么弱小,经不起消磨,抵不住打击。

穷人原来是不许生病的,不是不能,而是不许,自己的每况愈下,虎妞怀孕 ……此处隐藏5296个字……为豪的事,便是他一生娶了七房女人;而和《穆斯林的葬礼》一样描述少数民族生活和经历的纪实性很强的小说又不一样,没有娓娓道来回回的生活,回回的文化,和穆斯林的信仰,它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土司的生活,而是整个民国时代四土的人情世故,用一个很特殊的藏族聚居地缩影了整个中国的斗争和彷徨。另辟蹊径,《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是一个傻子,这样的故事除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拉伯雷的《巨人传》之外,古今中外几乎无出其右者。正是这一个土司家的小儿子,不谙世事的小傻子,却在民国年间演绎出来了自己大智若愚的一生。

从懵懂的年纪,这个藏阿斗便以一个傻子的视角解读了他眼中的世界。一只画眉鸟,一架望远镜,一个丫鬟,在他的眼里回归最本真的属性,他忽略了所有的细节,却牢牢地记住了所有事情最根本的目的。起初,这样的细节不是很明显,也没有相当的规律性,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和主人公人生的发展,他为人处世的简单原则确确实实在那个人心复杂的混战年代大有作为。作为一个傻子,他可以的到哥哥的爱惜和父母的宽容,没有王权的争夺让这个阿斗的生活变得很时尚,很小资。也正是因为他傻到了每个人眼里,每个人心里,让他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权力和利益的制衡与博弈,领会身处土皇帝的位置面对的人和事。伴随着这样的动荡时局,伴随着麦琪土司的日渐衰老,小傻子也一点一点成长起来。傻子的哥哥,聪明的土司家公子在一次不幸遭人暗算之后一命呜呼时,医生的一句话醍醐灌顶,小傻子不但不是傻,而是真的懂得王侯之道。只不过这一回不像以前,大家把他的智慧放到运气的范畴内。就这样,土司大人出于无奈,把土司的位置交给了小傻子。《尘埃落定》里面没有诸葛亮那样用心辅佐阿斗的好丞相,而是小傻子本身心里面住着一个诸葛亮。他面对战乱年代的纷争动荡,用他最开始那样清晰简单的人生态度对待每件事,反而处理的井井有条,还在这个时候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

小傻子当了土司,才是真正的故事开始。种什么,卖什么,土地怎么用,特派员怎么打交道……一件件事情的决策他都处理的完美。为别的土司带来妓女、梅毒、鸦片,把自己的领地变得富饶且强盛,与特派员的关系无疑是小土司得到这些好处的一个有利条件,他在处理和特派员关系的方法上体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智慧和手腕,而特派员的心智反而如同小孩子一般幼稚短浅,一来二去,便成就了小土司的繁荣。只是几个傻子般的话却让所有难以决策的事情土崩瓦解。说他智慧,但是他却想得太简单;说他愚蠢,可是每件事情都毫无瑕疵,十全十美。甚至于他还资助了冯如先生的飞机事业,在抗日战争和反列强事业中做出了比绝大多数人都要伟大的奉献……真是看不懂阿来先生的想法,是让我们把这些都归于运气,还是相信小土司从小便是一个懂得隐忍懂得示弱于人的大野心家。也许只有在小说里才能看到这种天方夜谭般的巧合与机缘吧,可是故事确实这样发生了,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傻子,在哥哥遇刺身亡之后继承父位,非但没有把家业弄垮,反而使本来四个势均力敌的土司势力变成自己一家独大的局面。从现实的情况看,我们真的没办法把这种成功归于他的傻还是归于时运亨通,只是知道,小傻子的人生是成功的,他有一个天真愉快又富足的童年,有一个权倾一方一言定生死的青年,待到解放,他又明智的选择了归顺中国共产党,古云一朝皇帝一朝臣,在换代之时能安度晚年已经是莫大的成功。

从《尘埃落定》理解世界,会有一种别样的情怀。相信宿命吗?不是的。从小土司和刺客的对话里便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不是听天由命。那是他处心积虑一步一步登上土司的位置吗?也不是。如果说从十几岁的年纪便懂得忍辱负重,那区区一个土司,还真不是他的菜。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他呢?可能是因为他的性格吧。儿时变被人以傻子相待,他衣食无忧却没办法学到父亲的行事原则,反而在看着哥哥的错误警醒自己。上位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他注定是一位“亡国之君”,亡国不过如此,再糟糕,又能怎样?!于是小傻子索性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在麦琪土司在位的时候他还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出一番事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了。即位之后小傻子的铁腕政策不但扩张了土地而且使自己的地位日益稳固,已经全然不见当初那个小傻子的影子,除了他那位美丽的妻子之外,可以说所有人都把他与之前那个只知道花鸟虫鱼的小少爷不是一回事了。一个人的成长或许就是这样,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就长大了成熟了。

最开始看《尘埃落定》,其实不是为了去探询人生的道理或者是了解四土藏民的生活,只是为了丰富扩展阅读量。可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却发现这本书的意义远大于文字的叙述,整个故事的深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无论是小说里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是思想的表述方式,都会给读者一种潜移默化的暗示和启发,让人不禁思考故事的背后有怎样的生活,人物的内心有怎样的经历和坎坷。阿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副清明上河图般的伟大画卷,更是一部《悲惨世界》般的历史长廊。正如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只是《尘埃落定》,每一部小说,每一首诗,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读书不只是把作者的思想接纳给自己,而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人物的人生经历复杂的糅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意识形态,作为读者的人生感悟,为读者未来的生活提供前行的道路。

最新读书笔记15

世界名著到底是不同于一般的作品,读得时候能完全的融入到故事的情景中去,虽然他的语言情节,甚至结局都很平淡,故事也逃不出世俗的套路,以读者期盼的方式发展。

《简爱》让我阅读越喜欢,它不催我一滴眼泪,或一丝个性的感动。但那种心里淡淡的愉悦灌入我的身体。像早起喝了一杯纯牛奶,很淡但牛香味久久不散。

我读过许多关于感情的诗和小说,大多心灵震颤,感动得一塌糊涂,也很向往那样深刻的感情,那样浓烈的感觉。以前有过,于是越细读简爱的心理描述,越能体味简爱对恋人的深情。简爱的一切心理,脆弱,伤感,多疑,幻想,甚至过于敏感的患得患失。我都能理解,并深刻的感叹作者的描述是多么形象逼真啊。

我一向很佩服明晓溪的《泡沫之夏》描述的唯美入微,《红楼梦》里黛玉的心思细腻感人,此刻感觉到简爱的丝毫不比她们逊色,甚至更贴切,更贴合一个普通女孩坠入爱河时的表现,至少是与我相贴合。

回想起来,我真和她读过的那一段时间很像,每一天想的都是那么复杂的东西。呵,多伤神啊,可却从没有停止想过。生命的平淡却因此消失,代之以丰富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在心中划下印痕。简爱太冷淡,生活也很灰暗,罗彻斯特便是上帝带给她去改变生命的人。而简爱也在他心中激起永远无法平息的涟漪。我想他们对于彼此而言都太特殊了,以至于一辈子都没办法忘掉或不爱,如果失去了彼此,那该是怎样的荒芜啊。

好在他们有相对愉快的结局,只要两情相悦,还是能够在一齐的,可总感觉作者结局火灾部分的安排有些……,虽然有她的道理。

如果他们没有在一齐会怎样呢?这是不可能的,按照小说的铺垫。现实中就不一样了,就是心灵相通也未必。人的追求多了,欲望也一样。难免最后各奔东西。

简爱是个个性的人,她不求什么,也不被现实的枷锁所累,无欲则刚,她能够一心持续特立独行的她。或许这正是我该学习的,想太多,难免会陷入牢笼之中。倒不如简单淡薄的好。

《最新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