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以律己发言稿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总不得不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你知道发言稿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严以律己发言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严以律己发言稿1严以律己要求严格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达到慎独慎微的境界。什么叫慎独慎微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就是说有高尚的品德操守的人独自一人,没有人监督时,在细小的地方也能够保持高尚的操守。“慎独慎微”是我们传统文化关于修养的一个概念,在这里借用说要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要严格就要经常反思,做到“三省吾身”的地步。严以律己是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经受四大考验的重要举措。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漂浮,沉不下去。认为自己在乡镇时间长了,对村里了解比较深,没有深入村组进行调查研究的必要,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对农村的情况的了解只浮于表面,掌握的也是不实的资料,对农村新的发展变化,农民的需求,群众的期盼和民生的要求了解的不深不透,用自己的经验去工作和指导发展,只能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2、在“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不善于思考、动脑,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缺乏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
方法解决问题;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逃避的倾向,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3、担当精神不足。在平时工作中,认为自己到年龄了,有“求稳多、求进少”倾向,忙于事务多、谋划长远少。关心热爱来访群众方面不够仔细、耐心。自己在工作中有时缺乏耐心,帮助他人,与他人谈心、交流、沟通的机会相比之下还是少了一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浅薄。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研究专业少,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节,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没有做到真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研究新情况、处理新问题。思想和工作存在主观性、局限性和片面性,站的不高,想的不远。
2、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没有树立牢固为老百姓服务的宗旨观念;对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理解的不够深入透彻;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认为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有时
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对自身要求不严格,没有严格约束自己。
4、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常常把自己在基层的这份坚守看着是一种荣誉,一种资本,在完成工作时,就象农民在不同的季节耕种不种的庄稼,总是根据以前年份的工作套路和工作经验,按部就班,修正一下以前工作中的失误,保证面上不出问题,只求任务的完成,没有去追求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和质量上的提高,放低工作标准,没有了力争上游的干劲,放松了自我要求,没有了咬定青山的韧劲。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1、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只有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学习不只是一般知识的积累,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的大问题,理论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样会提高。只有刻苦学政治理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真正做到率先垂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求,蹲下来和群众对话,保持平和心态,做到 “有耐心、有爱心,又细心”,不过于急燥,始终要保持平等、公正的态度。
3、改进工作作风, 不断提升为群众为基层服务的水平。对我们基层的干部来说就是要把维护和实践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力求思想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落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深入实际,深入村组,制定了进村入户的时间表和行事历,与群众交朋友,在作风上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克服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不成熟的消极无为的认识,改变群众的痛痒与已无关的麻木不仁的思想,消除的群众对利益的欲望是沟壑难填的模糊不清的想法,善于从全局、长远的观点来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严以律己发言稿2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对我们每一位国民在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铺天盖地而来,气势磅礴,轰轰烈烈,各行各业都提倡学习。作为国家教育事业中坚力量的教师队伍更是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践行。为了更切实地践行该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发放了宝安教师从教“十坚持十不准”的学习活动方案。通过对教师从教“十坚持十不准”的学习及解读,本人对其中“坚持严于律己,作风正派”这方面的内容感受良深。
坚持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就要求教师应把正派作为做人的准则,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敢于承认及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坚持正义,做到既讲求原则性,又不缺灵活性,以正直、诚实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枯燥的说教不足以服众,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在师生中取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老师们也会撒谎,例如老师们在新班级里第一次点名时,如果遇到他们不认识的名字,一般不会坦言自己的无知,而是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点名结束后再询问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如果哪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就得知对方的名字而免去自己的尴尬了。然而经过一批批老师的运用,这种“聪明”的做法已经为大多数学生所识破。所以,如果老师还想用这种方法混蒙过关的话,最终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境地进而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严。作为教师都不正其身,不坚持严于律己,作风正派,那还谈什么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呢?
相反的是,有些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无知。知识的海洋是无垠的,谁又能保证自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呢?坦城对待学生的结果,就是这些老师得到学生更深的敬重。
所以,只有在道德上合格的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人格上的敬佩,建立威信。
教师在孩子面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孩子行 ……此处隐藏11739个字……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非分之想太多、自我防线不牢造成的。我们常弃非分之想,就要始终保持谨慎心态,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
所谓慎初,就是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初之不慎,是走下坡路的起点。明代王廷相,在一次接见下级官员时说:“我昨天乘轿进城遇雨,一个穿了双新鞋的轿夫,一开头很小心地循着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脏了鞋,可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里,从此便不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现实中,人的腐败变质也无不像那个轿夫一样,刚开始总是走干净的路,但时间长了,便放松了思想防线,有了第一次失足,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最后毁掉自己。
所谓慎微,就是平常所讲的“小处不可随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越是小事越要小心。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在小节、小事上过不了关的干部,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时,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洁身自好。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夜拒黄金十斤,是典型的慎独范例。
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时,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洁身自好。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夜拒黄金十斤,是典型的慎独范例。
2、守住底线,常怀律己之心
底线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生存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如果把干事创业比作开车的话,守住底线就像系好安全带一样重要。领导干部只有系好了“无形的安全带”,才能做到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才会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路途上纵情驰骋。
要堂堂正正做人,守住道德底线。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高尚品德,在工作岗位上遵守职业道德,在社会上坚持社会公德,在家庭中保持家庭美德,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自觉遵守者、示范引领者和坚定维护者。把重德、崇德、立德作为处世的准则,自觉用党员的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扎实工作,真正以德树人、以德感人、以德服人。
要明明白白处事,守住原则底线。坚持工作原则,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事,不超越界限搞变通;严格按照标准制度办事,不擅自扩大范围打擦边球;严格按规范程序办事,不违规操作乱办事。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清白,决不拿原则作交易,拿原则送人情,拿原则换赏识,切实做到讲党性、讲正气、干正事。
要干干净净为政,守住廉洁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坚守从政为官的基本准则,为官不忘做人之本、从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管住自己、管好家人、管严下属,自觉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3、不越红线,常念监督之益
监督是干部政治生涯的“安全阀”,是阻止干部出轨的“刹车器”,是防止干部蜕变的“防腐剂”,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大的关心、最好的保护、最真诚的帮助。
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组织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正确对待党组织的监督。如果对自己的毛病讳疾忌医,发展下去,没有不出问题的。河南省巩义市建行原行长王永平因受xx被判死刑,临刑前追悔莫及地说:“假如我第一次走错路时,有人提醒我甚至给我一个处分,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大祸临头才明白这一点事理,就很可悲了。
要积极接受群众监督。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市长信箱、民生热线功能,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营造重监督、乐监督的良好氛围;充分尊重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
要大胆接受舆论监督。敢于在舆论的监督下开展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善于借助舆论力量,把舆论监督作为群众满意的“晴雨表”,注重自我加压;把舆论监督作为工作的“放大镜”,主动查摆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支持和鼓励舆论监督。
严以律己发言稿12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敬、戒、慎、省、守五个方面,为领导干部严以律己确立了行为准则,打造了“防护栏”和“防火墙”。领导干部只有牢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道理,保持“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的自律意识,秉持“归咎于身、刻己自责”的解剖精神,经常过滤思想、检点言行,才能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律己不严主要表现为不守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有的纪律规矩意识欠缺,目无组织、目无纪律,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对组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视制度、规矩为“稻草人”,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有的把自己所管辖的地方、系统、部门、单位当作“自留地”,搞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有的拉帮结派、亲亲疏疏,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有的纪律散漫,上班时间侃大山、搞网聊、逛网店、打游戏、炒股票,我行我素;有的工作不安心、不用心,当“走读”干部;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心无敬畏、行无底线,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慎独、慎微。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之时能够反躬自省、谨言慎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慎独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品格、一种风骨,让慎独的意识像影子一样伴随左右。所谓慎微,就是要在细微之处能够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小节上把持不住,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严防不知不觉变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清正廉洁。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岗位,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算一算腐败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亲情账和自由账,明白什么是得不偿失,不要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到时候毁了自己的前程,毁了家庭的幸福,毁了一个地方的发展。
在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接受监督。可以说,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够严以律己,是值得信任的,但信任代替不了监督,自律代替不了他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习惯于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自觉接受来自纪律与法律的监督、党内与党外的监督、组织与群众的监督、社会与媒体的监督,对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小毛病,要“小题大做”、防微杜渐;对一些传染性、危害性强的“病菌”,要早打“预防针”,不断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领导干部地位特殊、岗位重要,面对“四大风险”和“四种考验”,如果不能自律,而是受私心所扰、名利所累,就难免会走歪路,最终身败名裂。实践证明,唯有严以律己,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才不会陷入享乐和奢靡的泥潭。在从严治党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坚决不干,才能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以上率下、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