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昨天晚上吃过晚饭,写完作业,我和妈妈,弟弟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
别看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容却是很丰富的。教育我们从小要做到:有孝心,有爱心,懂礼貌,自信自强。
陶渊明老师讲的第一课,孝心。是让我们小学生从小学会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的爱,时间,精力,不求回报。现在的爸爸妈妈就像火车头,我们就是车厢,他们带着我们满世界跑。等我们将来长大了,爸爸妈妈也都老了,我们就要变成火车头,爸爸妈妈也变成了车厢,我们要带着他们满世界跑。我和妈妈听了陶渊明老师的故事都感动地哭了。
秦勇叔叔讲得第二课,爱心。
是让我们小学生从小心里充满爱,关爱他人。勤勇叔叔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有名的歌手,很多人崇拜他。自从他知道他4岁的孩子得了一种智力障碍病之后,他竟然义无返顾的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前途,当上了全职好爸爸,一心一意照顾孩子10年。他教孩子说一个英语单词"we",意思是我们。竟然教了3个小时。当我和妈妈听到他说教孩子骑自行车,教了一年孩子才学会时,我和妈妈都哭了。妈妈说秦勇叔叔教育孩子不是用打,也不是用骂,而是满满的爱心。
第三节课讲的是懂礼。
我们从小要学会,懂礼貌,礼让,互帮互爱。礼让他人也是善待自己。给别人方便,自己也方便。让别人开心,自己也开心。
最后一节课,自强不息。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从小要学会独立自强,将来保卫祖国。报效国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开学第一课》又开播了,这一次的主题是“中华骄傲”。
舞台布置成一个打开的“书卷造型”,两侧是卷起的书迹。在书卷下是两排,一共32套课桌椅。由32名来自北京、武汉等地的小学生排排坐好,和台上的主持人、老师互动,如同身处的课堂里。整个录制现场营造出了“开学”的氛围!
在《开学第一课》中有五节。第一节,字以溯源。最吸引我的是撒贝宁带着一个仿制的甲骨文上台,讲述了中国汉字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节是朗朗和爱徒参加“人机大战”比赛弹奏的速度和人体拼字。
最让我感动的是理查德·亚尔斯,美国人,他花了4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字形整理好并放在网上,使中国网友深受感动,称呼他为“汉字叔叔”,而他还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教职,边教物理边研究汉字,他为能在中国做老师而骄傲。一个近七十岁的外国人,都在不断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我想,我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长大后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自己的历史文化呢?
王宁老师的演讲,更受教育,“正真”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和,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就是告诉我们对汉字的意图,看清道路,奔向目标。使我明白了,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汉字,多么美的文字,它们都是我们的中华骄傲,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今天的第一课,使我感受深刻,整个主题都是围绕“中华骄傲”使我感叹,懂得了许多知识,真是上了一节深刻的课。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九月一日晚上,我匆匆忙忙的打开了电视观看《开学第一课》。因为有事拖延了一下,所以晚了一点才回家。
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是梁天文老爷爷在诉说他的故事:他十三岁当兵,一开始就是杨政委一手带着他成为了一名勤务员。他当杨政委如自己的长辈一般。他们吃饭都用同一个碗。搁一点炒面进去,用手捏一捏,就塞进嘴里吃。小碗就这么用了三年。
小时候梁天文没力气,怎么过茂密的草地呢?当时杨政委腿有顽疾,所以只能骑马,过草原时梁天文就拽着马尾巴跟着大部队。
当年马步芳团长奉蒋介石之命前来狙击队伍,杨政委为了保护资源,让梁天文把马牵上山去。自己则亲自上战场,当从其他士兵的口中得知杨政委英勇牺牲了,梁天文的眼眶中不禁涌出了热泪。
当时节目里模仿了“飞夺泸定桥”的过程,同学们纷纷把“泸定桥板”放在上面。经过种种困难,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成功过了小桥。
还有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狄莹老奶奶讲诉她爸爸狄彪将军的故事:之前他们队伍的每个人都有一个鼓鼓的食物带,一年后,袋子是空瘪瘪的。他们当时到了草地,草地是最耗费体力的地方,饿了没东西吃,只能去尝那些未知的食物,去一个个的试。为了找食物,前卫团有十一个人死在尝食物上!
那时候,士兵每天只能吃一颗黄豆。就是一颗比手指甲盖还小的黄豆,就能够他们吃。为什么?因为要让后人过上好日子这个念头一直待在他们的心头支撑着他们!
看到这里,我已经热泪盈眶。先辈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只为让身为后辈的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生活。我们不能浪费这个机会,要努力学习,将来帮助祖国,回报社会。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9.1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每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都不同,今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中华骄傲”。
公开课教室别致新颖,舞台被布置成一个打开的“书卷”造型,两侧是卷起的书边。在“书卷”下,是两排一共32套课桌椅。32名来自各地的小学生将排排坐好,和台上的主持人“老师”互动,非常有趣。
今年《开学第一课》内容主要是讲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彩的节目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郎朗老师和机器人的合奏。
在《开学第一课》中,郎朗携带他的两位高徒亮相。着名钢琴家郎朗竟和一位来自意大利拥有53根手指的神秘来客一起现场合奏,让我们目瞪口呆!一位10岁,一位12岁。他们将与来自意大利的机器人比拼钢琴弹奏,弹奏曲目是《野蜂飞舞》。
这个意大利机器人名叫TEO。与人类不同,TEO有53根手指,几乎覆盖大半个键盘,所以可以非常快速地弹奏任何钢琴曲。文以载道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古典文化之美,许渊冲老人将诗词翻译成外语,使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诗词独特的魅力。他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理想和追求,让骄傲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正是与作者之类的交流,阅读是一个最富有智慧的精灵。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你走到哪里,它就会跟到哪里,不离不弃。它永远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机器人真厉害,我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制造更好的中国机器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往年一样,带着既期待又兴奋的心情 ……此处隐藏3315个字……弹,搞的我不是弹错了音,就是弹漏了音。我越来越急躁起来,因为时针已经指到了10点。看着时钟,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闪过了我正在练的一首歌曲------《梦想》。“大海小时候,是一颗爱做梦的露珠;高山小时候,是一粒想长大的石头;春天最初,是一棵小草的腾涌;星河最初,是一颗小星星的笑容……”是啊,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都要为了梦想而去付出努力,只有坚持自己的梦想,才会创造奇迹。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定下心神,努力的练习着。终于把这个曲子拿下了。到了钢琴课那天,老师还表扬了我呢!
通过这件事我也相信:困难只是纸老虎,只有勇敢地去挑战它,击败它,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困难只是吓唬胆小鬼的,它吓唬不住坚持梦想的人。大家一起,为了自己的梦想加油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看完《开学第一课》,心里五味杂生,随手将遥控器放进帆布袋,不经意的瞥向窗外,第一次觉得夜晚的大街小巷是如此的热闹。卖菜的人坐在摇椅上,拿着把扇子扇风,时不时拨动着计算器,提着一包包蔬菜给人家。仍然是一样的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疫情仿佛没发生似的,只是每个人的脸上,多了片蓝色的口罩。
但这一切,还是功于那张你看不见的脸庞。
想起他负重前行的背影,不由得内心涌进一股暖流。他的脸庞,你看不见。在印象中,他也许只是一个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他夜以继日的在一张张病床,一台台呼吸机,一个个病人之间穿梭,努力和钟南山爷爷一起控制着这场疫情。他们舍了小家,顾了大家,这种无私奉献,坚持无畏,舍小顾大,难道不是我们当今儿童青年该学习的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想起直播临近结束时的这句歌词,感慨万千。少年是整个国家的未来,每个少年的身上都寄托着一颗种子,一抹希望。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还不能像一线的战士那样救死扶伤,但要坚守一个学生的本分,树立正确价值观。长大如果国家有难,必定参与,为国家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春的吸吮,迟早都会把寒冬吸走。黑暗中,点起了一盏光明的灯……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我们从小学步入初中,我们满怀期待,怀揣我们的梦想,开启了新旅程。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心中真是五味杂陈,有感动、有激动、有骄傲……想想我们现在:抬头有“神龙”,深海有“蛟龙”,出门有高铁,回家还有大飞机呀!这都是祖国科技发展的成果,真让中国人自豪。
开学第“1”课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演员“成龙”。成龙从小就有一个演员梦,但怎么可能轻易的成功呢?成龙大哥最开始演的就是死尸,有人就想:演死尸多简单呀,又没什么技巧。但恰恰相反,就是因为成龙大哥的认真,才有后来那么多的好角色。甚至只是一些一闪而过的小镜头,成龙大哥也会力求做到最好。从最开始的跑龙套到现在成为中国名片,成龙大哥比别人更拼,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青少年要敢于有梦,梦想是走向未来的动力,是追逐目标的灯塔,只要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小梦想而努力,我们的大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开学的第“2”课告诉我的是:奋斗。人生就是一路奋斗,一路精彩的过程。越奋斗,越精彩。
奋斗可以战胜困难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不能辜负青春,更不能辜负我们的幸福!
迎接未来,我们要心怀梦想;迎接未来,我们要勇于担当;迎接未来,我们要永不言弃;迎接未来,我们要充满信心。中国向未来,创造向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担起重任,为国家做出贡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今早看了“开学第一课”,感到有些激动,仿佛牵动了我心灵深处的某份憧憬。
课上,我被那些处于逆境却奋进向上的人感动着,不仅仅因为他们背后的故事,更因为他们内心像荨麻花般坚定地梦想和信念。尤其那个因为泥石流而远去的生命,梦想却留在了人间。所以,无论如何,再平凡的我们都有拥有梦想的权利。
十八九岁,花一般的青春,我拥有了它,也必须将这段人生最灿烂的岁月设计得圆满。“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即便再平凡的梦想,也值得歌颂。
小时候羡慕老师,能有那么多的眼睛齐刷刷望着自己,将所说的每句话铭刻进学生的心间,影响一生。隐藏,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
后来人大了,心也大了,从黑白的讲台世界走出,喜欢上了绚丽的灯光和彩带,明白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使命和荣耀。怀着一颗单纯的爱国心,以及一个女孩对舞蹈的热爱,我的梦想是站到林肯中心的舞台。
我很平凡,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会跳舞,但我的这份对舞蹈的热爱绝不会减弱半分。或许几年、几十年后,凭着我的努力,我将有机会在舞台上一展我的风采。无臂人用脚趾弹出了美妙的音乐,我又什么理由不行呢?
总是认为自己不行,总是关注别人看你的眼光,总是在遇到困难钱止步,总是希望一切都顺利,不光我们永远长不大,梦想也会变成一种奢侈。
梦想是自己的,所以也要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坚持走下去,无论伤痛苦难。
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悲哀的,而我有幸拥有一份梦想,它藏在我的心间,也在我的内心源源不断给予我力量和勇气。即便最终的结果成空,我也将为我曾经拥有梦想并为此努力而微笑示人。
这就是我对自己梦想的诠释!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我的小闹钟唱着歌,督促着我来到电视旁,观看由撒贝宁主持的“开学第一课”。开始,听着TFBoys唱的主题曲,来到了“开学第一课”的课堂。
第一节课就是“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次,“孝”字当头,最令我感动。
郑渊洁来到了我的视线,为我们讲了一番话:对爸爸妈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看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受伤。接着往下,又看到了一位爸爸改进了一辆旧的摩托车,加了靠背、又改进了后座,之后,用这辆摩托车和一本旧手册,带着自己的父亲出发了。经过介绍,我知道了开摩托孝顺父亲的那位叫做何红涛,父亲叫做何遂立。他们旅游了许多地方的名胜古迹,看得我连胳膊上的伤疤都进入了羡慕的队伍。
“孝”这个字很有意思,上面,是“老”字去掉了“匕”,底下,有“子”背着,真是孝顺!
我思考了一会儿,我有没有做到“孝”?想着,不禁有点惭愧,因为,我又想起了那件事:
我放了学,做了作业,满大街地溜达,还有几根香蕉被我“请”到了肚子中,边吃边一边扔香蕉皮,嘴里还不停地唱着:“那个feel倍儿爽,倍儿爽……”这时候,一个叔叔脚踩着香蕉皮,伴着“哎呀”一声,摔倒在地,我置之不理,继续大踏步回家,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顿大批:“一刚才做得一举一动我都看到了,现在,赶快去看看那位叔叔怎么样了,要是没事,就扶起来。”我急忙跑了出去,赶到了“事发现场”,那位叔叔没什么事儿,只是擦了一下,听旁边的人说,他已经走了,我有点惭愧,干了事儿不去管,最后道歉也没能赶到。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当时,我没能做到,不过现在,我已经改进了自己,让自己成为像何红涛那样子的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