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观后感

时间:2022-10-22 11:23:44
心灵奇旅观后感10篇

心灵奇旅观后感10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灵奇旅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灵奇旅观后感1

最近看了一部皮克斯导演的新作品《心灵奇旅》觉得有许多生活体验。人生的意义从来就不是远大的目标、对某事的执着。点亮我们生命的火花,往往只是那一个个细小的瞬间。是秋天里的一片落叶,被风吹起的领带,理发师先生赠送的棒棒糖,母亲缝补西装用的针线,深夜里为自己弹奏的一曲钢琴曲.....这些微不足道的一分一秒,被称作“平庸生活”的每一刻,却正是被忽视的人生的意义。好好感知身边,好好珍惜当下,将热忱献给生活本身,而不是对未来的期望。

电影中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灵魂不会被压死,压垮你的只会是生活。”其实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平庸,日常琐事总是重复,我们都活在压力之下,但生活里仍然有许多美好的瞬间,你只需要细心的去寻找,看看天,看看云,听听风声,感受雨滴,我们热爱生活,纵使生活里充满未知与坎坷,但“火花”一直都在灵魂深处,是我们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心灵奇旅观后感2

每次写观影感受就犹豫,没看过影片的读者会不会无感,如果把故事复述一遍会不会影响观影体验,大概都有吧。但没办法,还是要说说看完《心灵奇旅》的最大感受,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艺术创作为改变而存在。对我这个天天码字的人来说也一样,文字创作为改变而存在。

如此强烈的感受来自这部新奇的电影。当故事结束,灯光点亮,观众散去,脑袋里出现的就是这句话——艺术创作为改变而存在。

我们看电影,仅仅为了消遣,共情吗?有这些当然好,但远远不够。《心灵奇旅》让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电影可能带给人们的改变。不自主的反思自身,为以往的执着,为以往的看法,为以往的行为。与生活本身相比,梦想,目标都是值得商榷的事情,他们不是生命的全部,也不是非要实现不可的动力之源。电影创作者给出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他们让我们的视线从目标、梦想、心流、专注上移开,让每个人回到生活本身,去感受一丝风吹拂,一片叶落下,一朵云飘过。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在创作者眼里是最美的风景。他们构成我们整个人生,而不是只有那些未曾完成和实现的目标与梦想。

皮克斯公司的创作者大概都练就了禅师的本领。他们思考工作,思考生活,思考如何度过一生,之后还能赚到应得的回报。最终,他们将生活的命题搬上银幕。不得不为他们超凡的想象力折服,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人生课题思考到如此深奥的程度。你到影院是来放松神经的,是来带孩子娱乐的,是抛开俗世去看别人生活的,没成想,却被一部喜感十足的3D动画拉回现实。

禅师们运用极其快乐的手法把我们带进一个未知的世界,那里住着我们的灵魂,看得见我们的过去。

一个人来到人世前经过严格训练,只有具备超强能力的灵魂才有资格降临人间。但是,没有人知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间经受过怎样的考验。我们只看见,自己在世间经历的,肉眼可见的磨难。人生而为人,是上天的恩赐,无论这一生经历怎样的坎坷,你都是人生的赢家。只是我们太看重别人给我们设定好的人生评价,而忽视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体验和享受当下。与生命个体存在本身相比,任何外在概念都可以放下,没有任何外力大得过你的存在本身。你的生活就是你的全部,因为人间值得。

当一些想法刚刚产生,可能只是一闪念,你又迅速回归现实,面对房贷、股市、孩子和老板,你会不会有难以名状的无力感。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仿佛一切美好都在看不见的远方。你被一根鞭子狠狠的抽打和驱赶,一路向前,无暇顾及身后和两边。

艺术创作的价值正在于此,他让忙碌的身体停下来,环顾四周,看清身在何处,在向何处奔去。如果你感受到太阳的温暖,空气的清新,天空的蔚蓝,愿意放慢脚步,仰望蓝天,深深呼吸,你正在被一部电影改变。如果你读完这篇短文,愿意走进影院,或去陪伴家人,或驻足眺望远方,或乐意做出些许的改变。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也是《心灵奇旅》带给文字创者的快乐与改变。

心灵奇旅观后感3

到底该如何生活才能在临终时不留遗憾,皮克斯尝试用一部动画来告诉我们答案。

故事的主人公Joe是一个不得志的音乐家,他迷恋爵士乐,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知名爵士乐团的一员,和自己的偶像乐手同台表演,终于有一天他的梦想实现了,却不幸掉进了下水道里,阴差阳错的来到了生之来处,遇到了“22”。

最后历经坎坷,Joe终于回到了地球,加入爵士乐队和偶像同台表演,演出结束后Joe有些失望,偶像乐手问他怎么了,他说:"我为这一天等了一辈子,我以为我会有更不一样的感觉。"

最终,Joe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实现目标而是体验生活,所有人都在度过普通的一天又一天。

心灵奇旅观后感4

朋友鼎力推荐的,说是皮克斯和迪士尼联手打造,排片少是真的少,电影整个的质量也是真的高,不虚此行,又是另外一种新的世界观吧。

朋友给我说,寻梦环游记,是死亡,那么,心灵奇旅,其实更偏向于新生,偏向于一个,待塑造完成,却又处于游离状态的状态。

天生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我们总会说这是天注定,后期习惯的养成,对于那些性格,或是约束,或是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周围的环境。

如果只是这样,可能没有什么稀奇的。

在电影中给我们传达到的很好的一点就是,火花。

火花,可能在你干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出现,也只有拥有火花,你才能够获得通行证,前往地球。

可是火花,到底是什么呢,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只能说是偶然出现,只能说是碰巧而为之。

心灵奇旅观后感5

20xx年这部心灵大片真的是皮克斯动画给大家送的一份新年厚礼,因为这样一部电影,人们越来越往自己的内心去观察: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是为何而来?每一天我们是否真正活出了人生真正的价值?每一天,我们是否有认真对待生命本身。

这部电影从一开头我就受到了触动,那个在体制内的音乐老师一直没能实现自己真正的爵士梦想,被迫屈从于社会的压力,去做了一份安稳的中学音乐老师工作。他那一份对生命的渴望和激情,被一次能在爵士酒吧全然投入心流的演奏机会而被彻底激活。就在他活在自己人生当中最高光的时刻时,生命突然戛然而止。对生命的执着,让他不断想返回地球重活一遍。

看到这里时,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因为这多么像日常的我们。当我们每天做着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时,心也没有完全投入生命,我们不断想象生活在他处,高光在他时,生活已经不在此时此刻。

此时电影里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登场,对生命完全没有任何渴望的22号灵魂,在心灵学院里他找不到自己的生命火花,不愿意来到地球体验生命,迷茫而且缺乏方向的他,无论他人用尽各种能激发 ……此处隐藏2081个字……,在别人的否定中陷入网络无法自拔。那么我们该如何真实的认识自己呢?

我们需要不断的反思,若不是透着基督认识自己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活出人该有的样子。

乔伊虽然最后梦想成真,能够和自己梦想中的人一起开演唱会,但是获得成功的他并不开心,因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他也失去了很多平凡中的幸福。影片中说幸福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是珍惜当下的日子。而我认为不仅仅只是这个深度,幸福是能够活出我们该有的样子,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样子,彰显出神的荣美。

幸福就是能够在生命中认识神,并且信靠神。离开基督的幸福生活都不是真正的幸福。

心灵奇旅观后感8

所以呢,灵魂对于一件事情的执着追求着实令人感动,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一切,也并非是常人所及。

进入忘我之境,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

说着放弃,咬咬牙,却还是选择了坚持。

这样的生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到达。

可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关心每一口咀嚼的美味,关心每一个精彩的展现,关心每一份快乐的来临。

甚至是说,去关注那落下的一小片的树叶。

荣辱衰败,它的一生,不过是千百个循环之一,它的人生,也不过是相似下的结局。

可它完成了它本来的使命,进行了它应该去进行的人生,这样的一切,至少对于个体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意义。

哪有那么多的意义,哪里有那么多的目标可以去追求的呢?所追寻的,不过是好好生活,对于明天的一个企盼罢了。

好好生活下去吧。

心灵奇旅观后感9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这是哲学中常问的三个问题。许多哲学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却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然而,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令我对这三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心灵奇旅”。故事的主人公,乔纳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个职业,因为他想当一名爵士乐手。这使得他和妈妈关系很差,因为妈妈一直想让他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可乔纳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的演奏乐手。终于,他的机会来了,他被邀请为一个著名乐队的乐手。然而,他在兴奋中却掉进了井盖,进入了通往天堂的通道——“生之彼岸”。

通往生之彼岸的人都已经去世,乔纳也不例外。可他还惦记着那场演出,所以飞快地往回跑,试图回到人间。在他奔跑的过程中,他掉入了“生之来处”。“生之来处”是新的生命的来源之地。要想从“生之来处”到达地球,新的生命需要领取自己的性格,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合成地球通行证。为了找到火花,每一个新的生命都有一个导师。而落入“生之来处”的乔纳被误作为生命22号的导师。话说22号十分痛恨地球,因此不配合导师。已经有四百个导师帮助他寻找火花,却都失败了。可面对不想去地球的22号,却给了乔纳一个机会。于是,他们俩签了一个协议:乔纳将帮助22号合成地球通行证,然后22号把地球通行证给乔纳。这样乔纳能回到地球,而22号可以再也不用回到地球了。

可麻烦的是,22号并没有明显的火花,所以他和乔纳久久无法找到他的火花。于是,他们来到了忘我之境,去寻找一群拯救失去灵魂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乔纳顺利的回到了地球,可是22号也掉到了地球上。戏剧性的是,22号附体到乔纳身上,而乔纳的灵魂竟附体到了一只猫身上。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人,想举行灵魂切换仪式。可就在准备切换灵魂时,22号却因为依恋地球的生活而不愿再回到“生之来处”,他临阵逃跑了,原来22号在地球短短的几天,已经让他彻底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在追赶22号的路程中,他们俩又再次回到了“生之来处”。回到“生之来处”后,众人惊讶地发现22号竟然合成了地球通行证,虽然他依然没有找到火花。按照当初的协定,22号只能把通行证给了乔纳。乔纳回到地球后,完成了那场所谓的“伟大演出”,这是他期盼了二十多年的目标,但当他达成目标后,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很大的改变,此时他才意识到,原来生活的意义未必是去完成目标,生活本身就很有意义。于是,他通过钢琴回到了忘我之境,把地球通行证给了22号,希望22号能够好好体验地球的生活。

在故事中,22号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火花——也就是生命的意义,可他想去生活,他热爱生活,这也许比生命的意义更有价值。这也告诉了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千万不要与生活失去了连接,要珍惜生活的每一刻。

心灵奇旅观后感10

说实话,这部电影的名字使我一度以为这是一位同志在种种经历后洗心革面得到救赎的故事,但看完后却发现我对于皮克斯的水平过于低估了——它在试着回答“我为什么要活着?”这个终极命题。

“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在许多杂志上多以问题的形式有所讨论。许多人说自己为了家人,为了荣誉,为了学到知识,为了做出贡献……但,真的有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这么明确?且他一生真的就会仅为此而活么?

主角是幸运的,他在生命中有自己的“火花”,并一直呵护着它。他的妈妈象征着反对的声音,也如同我自己所听到的一些并不少见的声音(并非对我所说):“你为什么要去学艺术啊?到头来还不是去当美术老师。”“别写小说了,你现在不务正业,将来是想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写小说?还是在工地里边汗流浃背地搬砖边写?”“你自己组建公司,风险多大啊。”

若是所有人都去追求“最没有风险的”生活而迫使自己淡忘初衷,该是多么可叹。一边赞美着科学家们舍己为国,一面使自己离所谓风险尽可能地远,未免也过于无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许多人心中成为了应和国家的口号,而从未想过自己曾经那么笃定:我要成为……!我要……!我要为自己而活!观众看到了主角这样视其为生命价值的人,也绝不会没有浑浑噩噩者,只是没有明确说出而已。

火花是否已经熄灭了?

话说回来,22号的火花是什么?他为什么而活?再次回到开头的话题,真会有人时时刻刻想着“我要学习!我要做贡献!”而因此愉悦无比?小的时候,老师奖励一张没有任何用处的贴画,拿一颗小店里免费的糖果,都可以高兴一下午。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实际的价值,自己收到了什么切实的回报吗?或许,22号的火花,就是我们最最平常而最最离不开的“平凡的生活”。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曾一度认为它有点过于无奇了:到校,跑操,上课,抢饭,上课,去操场跑步并溜达一会,和同学吃完饭,去作业班,回家之后再学习一个多小时,睡觉。周而复始,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似乎每天没有任何区别。可,蜗居家中,就愈发显现出那样日子的珍贵了。当那时看来一抓一大把的嬉笑都成为了记忆中残存的稀罕物,就会愈发的盼望着原来“平淡”的生活快些到来,盼望着就那么普通但温暖快乐下去。

万物殿里拥有万物,只是单单缺少了最易被主角、被所有人忽视的生活。曾听过这么一句话:生命好在无意义,才能因生活容得下各赋意义。我们可能抱怨世上的不公,命运的多舛,生存的艰难,却在某一个瞬间,吃到了主角给22号偷来的那块披萨而全然忘记了它们。兴许这么说来确实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但人存在于世上,难道不就是为了这些相比之下有些低级的趣味——为了享受生活而快乐么。

《心灵奇旅观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