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雪奇缘观后感(合集1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冰雪奇缘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冰雪奇缘观后感1相比于《冰雪奇缘》大胆的颠覆式创新,《冰雪奇缘2》则是保守的,虽然迪士尼无可挑剔的动画制作仍旧呈现了一个足够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但在这部电影中,剧情的平庸, 看点的匮乏,都使电影固然一如既往拥有着优美空灵的旋律,却再唱不出那声动梁尘的《let it go》。
《冰雪奇缘2》最佳的看点便是在视觉体验上的再次升级,音乐,舞蹈与特效契合自然的完美融合,不仅为电影勾勒了一场又一场的炫丽之幕,于此中艾莎对水灵的驯服,其行云流水的动作,层次分明的色彩运用,使电影此幕堪为自然与动作美学一次华丽的融合,而在笑料上雪宝又一次成为了电影插科打诨的绝佳配角,带来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包袱,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剧情层面,电影并没能延续前作的成功,相比前作,《冰雪奇缘2》只能算迪士尼一次正常水准的发挥。
面对一个已然趋近完美,将女权大放异彩的故事,《冰雪奇缘2》在先天上的创作空间本身并不大,或者说是几乎没有的,然而另一面面对《冰雪奇缘》带来的高票房,对于迪士尼来说电影续作的创作又成为了一个志在必行的趋势,于是才有了《冰雪奇缘2》这样一个对仗工整的续作,电影以艾莎的魔法来源,父母去世的原因为线索展开,用成长为内核串联起来的主线,相比前作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一股夸夸其谈,生拼硬凑的空洞感。
为什么同样的人物会造成这一问题?其实非常明显的一个原因便是电影故事和节奏掌控的不足,为了制造更大的世界格局和故事,《冰雪奇缘2》前篇牺牲了大量时间去铺垫杂乱的线索,然而电影却并没有协调好角色与角色间的戏份比例,直到电影过半,整个剧情线索才被逐渐收拢,然而这个时候,被“塞满”了金曲和笑料的电影,或许并不会让让感觉冗长,但节奏的失衡,使电影没有一个能如艾莎高唱《let it go》,让人印象深刻的高光时刻。
在《冰雪奇缘2》里,电影借安娜与艾莎的关系,所意图构建的成长本是一个并不逊色于女权的内核,然而这个乍看起来更为成熟沉重的故事,在自带说教式环保意识的剧情展开中,并没有进一步引领观众走进一个缜密宏大的魔法世界,它更像是为了使剧情得以延续所找出的借口,如此刻意制造的矛盾,或许能让孩子心生感怀,但对于大人来说在平淡下所一展的成长,早已没有了《冰雪奇缘》时,电影所带来的惊艳。
《冰雪奇缘》最大的成功便是电影借童话的奇趣所唤醒的女权意识,然而当昔日之“奇”变成了常见的套路,这一仍旧光鲜亮丽的动画,也失去了它最为动人的魅力。
冰雪奇缘观后感2今天妈妈和爸爸带我去看电影了,看了一个外国的动画片《冰雪奇缘》,影片故事是安徒生童话中的《白雪皇后》改编而成。在四面环海的阿伦戴尔王国,生活着两位小公主,艾莎和安娜。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神奇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差点害死妹妹。为此国王紧闭宫门,也不让两姐妹联系。阿伦戴尔的国王和王后在一次海难中丧生。悲哀的海难过后,艾莎终于到了加冕的年龄,各国王公都来祝贺。艾莎很害怕,唯恐被人发现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然而当听说安娜将要和初次见面的南方小岛王子汉斯结婚时,依然情绪失控露出了马脚。在此之后她逃到山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冰雪宫殿,而阿伦戴尔也陷入可怕的寒冷之中。
安娜为了拯救姐姐和阿伦戴尔王国,独自来到山中,在山民克里斯托弗的帮助下总算来到姐姐的宫殿,最后她们破除魔咒,恢复了国家的绿意葱茏!是个大团圆结尾。
电影太好看了,下次我希望爸爸妈妈还带我来看电影!
周三,我去看电影《冰雪奇缘》,爸爸为了锻炼我的胆量,让我一个人进场看电影。在去电影院的路上,爸爸反复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我们找到座位后爸爸就离开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银幕,开始了我独自一人的电影之旅。
这部电影讲述了公主安娜和艾尔莎的故事:姐姐艾尔莎是未来的冰雪王后,拥有无比巨大的冰雪魔法,却无法控制它,经常会伤害身边的人。艾尔莎不仅伤害了妹妹安娜的大脑,还冰冻了她的心。但安娜不记恨姐姐,反而在最危急的时刻用身体挡住了射向姐姐的剑,而自己去变成了一座冰雕。姐姐抱着姐姐化成的冰雕伤心地哭了,真诚的眼泪融化了冰雕,妹妹醒过来了。姐妹俩人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部电影让我懂了很多道理!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做人要做到以下三点:
1、宽容地对待他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他改正了,我们还是应该原谅他。
2、要做善良的人,要利用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而不是干坏事。
3、遇到困难,要有信心,不放弃,坚持才会成功。
冰雪奇缘观后感3影片讲述了一对公主姐妹被迫分离又相聚的故事。姐姐艾尔莎天生就拥有冰雪魔法,但她在一次误伤了妹妹安娜之后就对自己的魔法产生恐惧心理,克服不了心魔控制不住魔法。为了不伤害亲人,她隐藏和逃避,但这使她的内心更加地孤独和恐惧。而活泼开朗的安娜,一直在寻找真爱,总是用自己最坦诚的一面示人,她不知道姐姐为什么总躲着自己。影片其实遵循了一个经典的故事路径——将误会推向深渊,再用爱去填平它。实际上姐妹彼此之间的感情牵绊从未消失,即使她们数年未曾说话,即使两人相隔两地,她们的内心都坚信彼此仍然珍爱着对方。
当艾尔莎出走来到雪山之巅的时候,她唱的那曲《LET IT GO》把影片推向最高潮。她在这一刻抛弃了所有的烦恼与顾虑,当她用魔法创造了一个通往山顶的阶梯的时候,当一座冰雪城堡随着音乐的旋律奇迹般搭建起来之时,每位观众似乎也都把自己心中那些来自生活中种种的压抑与不快给抛开了。Let it go,让它们去吧!让心解开束缚吧!
事实上,艾尔莎用魔法创造了两个雪人:一个是渴望夏天的小雪人奥拉夫,它在丛林中迎接安娜;另一个是恐怖而凶猛的雪巨人,它把安娜赶出了冰雪城堡。奥拉夫是艾尔莎和安娜小时候玩耍时无意间创造出来的,它也是两个人友爱的象征,而雪巨人则是艾尔莎畏惧和抵触世间一面的展现。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真的实现了奥拉夫享受夏天的愿望,这种不可思议也让每位观众感到迪士尼动画将梦想实现的神奇力量。插句题外话,奥拉夫让我想起了国产动画《雪孩子》,因为雪人总是用来表现友谊,而且这个意向只有在它融化时才能得到升华。
真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唤醒冰冷的心,而这个真爱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真爱是亲情。似乎影片以这个为中心思想打造一种冰雪中的温暖,对于真情的追求,对于温暖的追求,就连奥拉夫也在幻想着身处夏日里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样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比比皆是。影片赞扬的温暖真爱也很符合我们现代的世界观,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很多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冷酷和虚 ……此处隐藏7146个字……的一生:只有真爱才能化解一切!也只有心存真爱,幸福的生活才能够由此开始!如果心中不存有,那么你的一生也就十分乏味!今天,我的心情倍感兴奋。因为,我可以和小姨一起去看电影了!呵呵,因为这是第一次去看电影,所以心情也随之而感到十分开心。
冰雪奇缘观后感13如果说《冰雪奇缘》是一场关于“寻找”的故事,那么《冰雪奇缘2》就是在寻找之后探求“成长”的故事。相比于艾莎女王追寻自己父母之谜的剧情,我更在乎剧中四个主角成长的故事,而作者也貌似想通过他们来多方面的向我们表达什么是成长。比如说我们的艾莎女王,她的成长除了是坚强和勇气之外,更是放下束缚的洒脱,直面最真实的自己。她一个人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也许以她现在的年龄还没有那种能力和心态去接受这一切。但是为了这些责任她只能选择独自一人去承受未知的风险,在巨浪滔天前一次次被打倒,然后又一次次踏浪前行,也许这才是让她真正配的上头顶上那顶皇冠的一种考验。
而艾莎的妹妹安娜的成长,则是承担责任,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她在剧中的设定是没有魔法力量,所以当被伙伴留在黑暗的洞穴底部,她会蹲在角落不知所措。而当伙伴都与她走散,她会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但她不能辜负她的姐姐“唯一一颗为她指路的星星”。她要承担起姐姐过去一直背着的责任,修复过往的错误,直面恐怖大地巨人,纵身一跃跨过深渊。至于雪宝的成长,则是他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原有如孩子般的单纯,就如一个孩子慢慢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大人。
也许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经历了太多,所以他有时候会长生一些疑惑,比如说他会和别人讨论关于成长后的问题和困扰,不可否认《冰雪奇缘2》中的雪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更加成熟的雪宝让我感觉到了一丝的陌生。最后就是前作中安娜的男友克里斯,他的成长是敢于去拥抱爱。面对自己最喜欢的人,他总是不知所措,把握不到正确的时间节点,不知道正确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感,直到他在迷路的森林里再次看到自己的方向,抓住自己爱的人,便不会放手。
看来,《冰雪奇缘2》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成长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一切的成功都是建立在"风雨"之后,这几乎就是一个定论,而《冰雪奇缘2》也自然没有摆脱它的设定。剧中的迷雾森林就好比是一个围城,大坝好比筑起的一堵墙,真相往往是残酷让人无法接受的,可幸运的是人是有记忆的,记忆里有我们想要拥抱的情感,和我们当初所要保留的初心所在。也许有些北境少年“从未见过晴朗的天空”。但是残酷的真相并不代表着无动于衷,我们总是要适应环境,并且成长,就好像我们会跟随两姐妹去体验故事的结局。
冰雪奇缘观后感14《冰雪奇缘2》告诉了我一个可能的答案。
故事不行,可以靠音乐、靠画面、靠特效。
某一个方面做到极致,也是可以感动人的。
《冰雪奇缘2》如果不讨论剧情,从美术,音乐,细节上都是非常出色的,它非常清楚,如果用一个只适用于小朋友的故事,来让一个进入社会的人叫好。
本作音乐歌曲的时长要比前作高了很多,而且它很明显把住了自己的核心卖点——需要一个脍炙人口的歌曲片,本作核心曲目show yourself是完全可以媲美let it go的(同时与音乐相结合的动画片段也要比前作更为,更为…。。我要用绚烂二字)。
既然说到了音乐,迪士尼的公主系列蛮有意思的,它在借鉴不同文化的背景的同时,充分将这种文化融入到了影片的配乐中。冰雪奇缘北欧风,海洋奇缘是手鼓的波利尼西亚风,勇敢传说的苏格兰风笛(这个片子,我认为也算是迪士尼的公主系列吧),无敌破坏王的电子风,青蛙与公主的黑人爵士风。
电影,毕竟不是交响乐,它所带给人的感动,是需要画面和声音共同催化产生的。
本作的画面和镜头始终在带给我惊喜,它的大场面,说句粗话,谁看普通厅谁傻,艾尔莎的独唱,和巨人的追逐戏,大洪水,效果都太震撼了,让人窒息的美。迪士尼对诸如冰,水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光线效果几乎是大书特书,大量的冰雕、冰山、海浪等场面不光给到观众广袤和硕大的感觉,同时也带来了视觉上的舒适。
所以,当脍炙人口的音乐和让人窒息的美景结合在一起时,能不让人激动吗?
剧情的不剧透介绍就是:哈哈哈,你们这帮弱鸡,你们以为之前的谋朝篡位就是最危险的吗?其实最大的危机老早就出现了,可我前作偏偏就不告诉你,就不解决,上作你欠我的,这作你得还回来(“上作你欠我的,这作你得还回来”的意思,大家看了以后就明白了,我认为这是和前作唯一有所联系的地方)。
对于艾尔莎和安娜的描写不再是重点,或者说,对于人物的刻画,本作不像之前那么鲜明,在人物关系上基本没有矛盾点,所以说人物魅力要少了不少,但万幸雪宝和驯鹿斯文的戏份有所增加,因此总能让你开怀大笑一下。
总之总之,该片的细节,特别是艺术角度的造诣,完全可以弥补剧本上的缺陷,强烈推荐,在公主系列里,我认为排第四位(前三依次是木兰,青蛙与公主,冰雪奇缘),剧情低龄化并不影响这部片子去跟玩具总动员4争奥斯卡最佳动画片。
冰雪奇缘观后感15对我而言,这一部比上一部更吸引我。第一部的时候人生好像不需要特别多感悟,看完就是好看,便没有什么,但是这一部的时机刚刚好,就像你突然听到了那一首歌,人生便有所方向。
Elsa听到歌声的召唤,想去却又不想去寻找像极了现在的自己。想去踏出那一步,却又纠结,不想再去经历痛苦与麻烦,却又拧不过内心的声音。其实,人生的路线,还是你的就是你的,无法逃避。人生就是由痛苦与麻烦构成的,所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听从内心的声音。并且坚定自己的声音,想去做什么,就坚定的去做吧,(就算现在忍住了,命运的轨迹终会带你到达)所以,就去坚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坚定不移的许下自己的目标,去做!
Anna代表更像是决定走向目标之后,所遇到的困难,如何处理。
JUST DO NEXT RIGHT THING!在遇到困难沮丧,迷茫,痛苦,消极的时候,不要想太多,不要想未来多么迷茫,多么痛苦。Just do next right thing!只要痛苦地站起来,熬过那一瞬间痛苦,站起来走就好了。
Anna决定要毁掉大坝的那一刻,对我而言,就相当于放弃了一些曾经的回忆,曾经相信温暖的东西。就像在离开父母的时候,怀念家庭的温暖,怀念父母身边的安稳不敢迈出那一步。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勇敢的做一些割舍,勇敢的去“摧毁”那些最怀念的记忆,其实会发现,结果并没有那么糟糕,反而,会创造一些更美好的东西!记忆永远只能留在过去,其实不论怎么摧毁也摧毁不掉的,所谓的“放弃”其实是无论如何也放弃不掉的。大家都会向前过得很好,反而大家会有更好的结局。所以,勇敢的和自己的过去,和自己想象的东西做一些割舍,勇敢地抛弃安逸,勇敢的站起来去做!
总结:坚定信念,去做自己想做的!把握现在,不要割舍不下过去的安逸,也不要太幻想未来的不可知。勇敢的放弃安逸,胆怯,只做下一步该做的,不顾一切追求想要的。
最后: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以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