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建筑类实习报告三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类实习报告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筑类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1.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2.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3.混凝土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四。实习主要工作任务
我们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多多请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识。尽量争取参与并了解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施工实习日记,做好实习收尾工作。
我们应该去了解或者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询问着,尝试了解常用的机械设备。
为了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针对在施工现场看到的“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操作的师傅细心的告诉我们它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自落式搅拌机,主要按重力机理进行搅拌作业。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主要用于一般骨料塑性混凝土的搅拌。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工长告诉我们正确的放料顺序为:石子,水,砂。因为放料顺序不对会造成浪费。
我们在现场看到有师傅在砌筑空心砖,据他介绍空心砖具有良好绝热性能,主要用于非承重墙或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等部位,比如阳台后砌墙。使用砌筑砂浆,孔对孔(空心砖)1/2处,孔向下(将少数分布筋埋入)交错搭接。若空心砖旁要开门窗洞,应将3块实心砖填入其中再施工。
我们又询问了为了节约用水,可不可以使用生活用的污水来拌和混凝土。师傅笑了笑说,混凝土用水也需要干净的水,因为污水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不单是水,对砂、石的细度模数也有要求;对水泥标号也有要求。
建筑类实习报告 篇2又到了一个月总结的时候了,这次我觉得设计上的东西不用说太多了,扯一些想法上的吧。通过两个多月的设计院的实习,我慢慢了解了建筑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等,都为了毕业后能更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同时,实习也是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下的成果,弥补课堂学习之不足,提高综合设计的技能,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四年的大学生活接近尾声,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社会实践对我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理论与时间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段实习期里,我进一步了解了建筑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岛与实际结合的新的高度,同时,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要求规范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空间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这段实习经历在我未来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这几天下来的收获,真的很大很大。
从报到的那天起,我所感觉到的是设计院人性化的管理和每位员工的敬业精神。平时5点下班,可同事一般都7点多才下班,都在忙着画图,加班工作已经是设计院的常事了。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当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在每位员工身上解读到时,这个企业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因为有了这些感想,在设计院实习的每一天我都有一种紧迫感,从一名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最终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建筑设计师,我不仅要学习专研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敬业精神,努力做到高效、自律、求实、创新,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团队中去,学习与同事交流沟通,组织协调,认真负责,增强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因为一个集体的成功就是每个员工的成功。
对于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为人处事我同样深有体会,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身上还透露着浓厚的学生气,要想最终适应社会,还有许多要学的。
第一:真诚待人。我刚来报到时,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于和他们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开始觉得不太适应。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真诚待人,虚心请教同事,他们也很乐意和我交往,还教会我一些技术。由此我深感真诚的重要性,在公司里不但要学会如何做事,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关系到你能否开展工作。孤芳自赏并不能说明你有个性,过于清高是很难融入大集体的。
第二:不要偷懒。刚来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每天都在画图,连午休时间都用上了,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偶尔晚上也会在所里待到深夜。有几次早晨上班迟到,影响了院里的正常秩序和部分工作的正常交接,院长开会 ……此处隐藏2219个字……观看了公路旁边的护坡、排水道、暗沟。没走多久,我们就看到了施工大门,然后就进去了。老师叫我们在里面把队整好,按组站好,欢迎建筑施工团的老总给我们讲话。老总告诉我们进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听指挥,遵守里面的规则,爱护里面的材料和工具,有什么不懂就请教施工员。走到里面,我看到很多建筑材料,如圆钢、木模板、箍筋、螺纹钢筋。在围墙上有教职工宿舍的平面施工图,标注了1、2、3栋的位置,在它们旁边各放了一个塔吊。在施工现场里,发现基础是筏形基础,旁边胡老师就在讲解这个基础,高层建筑的基础大多数是筏形和箱形基础,因为这种基础可以提高整体性,能够承担更大的荷载。又由于现在在建地下室,所以墙体是剪力墙,上面插了密密麻麻的钢筋,柱子和梁的钢筋都绑扎好了,还没有浇注混凝土。在基础底板钢筋下面分布着很多线管、排水管、给水管、排水沟,这些管子都是UPVC、PVC-C塑料管。开始我不明白有一个洞口分布在外面有什么作用,于是就问胡老师,他耐心的给我讲解,告诉我那是个集水口,然后又指着排水沟的流向给我看,这下让我茅塞顿开,确实是一个集水口,把这个问题弄懂了,心里很舒畅,所以我们不懂要多问。我发现墙体上的钢筋连接方式是搭接,柱和梁的连接方式是焊接,这样可以增强它的强度和连接性。受力钢筋和箍筋都是用钢丝绑扎固定的。基础外围都是用混凝土来护坡的,这样可以防止坡面滑坡、塌方,增强对土的抵抗力。时间可过得真快啊,没参观多久就到放学的时间了,对现场也参观得差不多了,于是老师叫我们收工回家了,参观到此结束。第一天就让我收获不少,看到了工地上很多施工工艺,真高兴!
实习的第二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些关于建筑上的视频,让我们更了解了建筑内部的做法。视频的第一幕是给我们放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关系,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可靠的粘接力,能牢固地粘接成整体,这样就使钢筋和混凝土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共同抵挡外力的作用;钢筋和混凝土受力后变形一致,不会因受力变形不协调而产生相对滑移,从而破坏钢筋和混凝土的整体性;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值基本相同,不会因热胀冷缩现象使两者产生相对位移而发生破坏;混凝土包裹在钢筋外面,能有效地保护钢筋不受锈蚀,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经久耐用。以上也是钢筋和混凝土能在一起的缘由。看完这一幕接着就放了钢筋的配置,主要介绍在梁、板、柱、墙中的钢筋配置,在梁和柱上分布受力筋、构造筋、架立筋、箍筋、拉筋、负筋,在板、墙中分布着受力筋和分布筋。接着看了钢筋的分类、检练、连接、保管。钢筋的连接有焊接和机械连接。焊接有电渣压力焊接、连接闪光焊(在直径22mm内)、预热闪火焊(直径大于22mm)、闪光-预热-闪火焊、电阻焊、电弧焊。机械连接有绑扎和管套(直径在18-20mm之间)。然后又看了钢筋的调直、除锈、切断、弯曲成型的施工工艺,钢筋的冷加工有冷拔和冷拉,大多数钢筋都是冷拉的。接着播放了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碎石或卵石、砂、水、外加剂所构成,介绍了混凝土的制作工艺,如何震动混凝土,还有混凝土的配料、输送、养护。最后还介绍了现浇板施工工艺,预制板的施工工艺。不知不觉就到放学的时间了,视频也看得差不多了,然后怀着高兴的心情走出教室,因为这些视频让我复习以前所学的东西,也看到了没有学到的东西,真让我眼饱口福啊,收获不少!
星期三这天的天气又是很好,阳光灿烂啊!早上8:30,我们聚集在工经楼的前面,听着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然后开始落实这些任务。我们这组决定先把它的面积测出来,于是就测它周围的尺寸,由于这是个不规则的图形,想测出它,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啊,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把它的面积测出来了,得出工经楼的面积大约是1400多平方米。测完面积我们就到里面去参观构件,发现工经楼的结构是框架结构,有5层楼,层高为4米多,没有地下车库。然后我们又量门窗洞口的尺寸,量出门的尺寸有900*2100、4050*20xx、3600*2200、5350*2200,窗的尺寸有1800*2400、2400*2700、900*900、1500*900。发现这里的门大多数是防火门,也有玻璃门,门的开启方式有平开、推拉、弹簧,窗的开启方式有固定、平开、悬开,推拉,都是铝合金和玻璃构成的。接着又测了楼梯,测出踏步高度为150mm,踏步水平
宽度300mm,水平长度20xxmm,休息平台4000*20xxmm,有防滑处理,在踏步前沿凿出宽为20mm的槽,楼梯的承重方式为板式楼梯,梯井尺寸为150mm,栏杆是用钢做成的,楼梯侧面于底版装修是一样的。接着测量了地板砖的尺寸为240*60mm,墙面的瓷砖尺寸为330*250mm,外面瓷砖尺寸为240*60mm,测了走廊的宽度为2600mm,我看到了这栋楼的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还有齐全的消防设施。大多数管子都是UPVC、PVC-C塑料管,除了消防管是钢铁的。参观完里面的结构,外面就来到了屋顶,发现上面都是用沥青来做的防水,屋顶的排水是屋檐内排水,排水管是用UPVC塑料管做成的,屋顶还有通气管,通气管上面还有通气帽。,有1%的坡度,是为了排水,伸出了一段女儿墙。参观了一会儿屋顶,又到放学的时间了,于是我们就离开回去了,我觉得今天收获也不错,让我亲自触摸到工经楼的模样,了解到它的大小和具体细部结构。
星期四的早上,我们又聚集在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加学校的行政楼。由于人数太多,会打扰领导办公,于是就参观了行政楼的外围和地下车库。在外面发现有雨篷,是由板和悬挑梁构成的。有平开玻璃门,有平开窗、推拉、悬窗,排水方式是内排水。在地下车库发现它的结构是框架结构,下面分布排水管和消防管,除了有消火栓系统,还有自动喷头系统,看到有7个消火栓,12个灭火器。我们测了一下柱之间的距离是8100mm,主梁的尺寸是800*200、600*200,次梁是300*200,主楼与裙楼的伸缩缝有30mm宽,处于两楼的交接处,楼板为井式楼板。没有进入内部参观,所以没有多久就把行政楼看完了,然后就到其他地方看了看。这天参观的地方不多,但是参观的地方是其他地方都没有的,所以也有收获。
星期五的这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任务是写总结,将这一周来自己的收获,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写下来。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锻造自我是每个人必经的路,通过反思问题,我深刻意识到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其实就是自己,我们的行动有时就在闪念之间,向左向右就在于心态,选择积极上进还是选择散漫停滞都在于自己。选择前者,必将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选择后者,势必死气沉沉、意志薄弱。工作中缺乏热情,就会丧失斗志,人就没有动力前进,甚至与机遇擦肩而过,因为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通过一周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所以这次实训真的让我们很真切的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但每一个工作人员又是那么的富有激情,饱含对工作的热爱,这也激励着我们在学校的日子就应该努力把专业知识学好,把每一次实习都当成工作来对待,将来在工作中就能更好的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