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园工作计划

时间:2023-04-02 00:18:02
中心园工作计划集锦五篇

中心园工作计划集锦五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心园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心园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研室教研计划,全面落实“幼儿园教研工作目标”,以提高保教质量与教师队伍素质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学习,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将我园的素质教育工作推向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重视理论学习,促进全园教师理论水平的整体提高

安排一部分时间深入领会新《纲要》精神,在全体教师心目中统一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性,扎扎实实,并且要求教师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保教质量。

(二)发挥科研兴教作用,不放松常规教研活动探讨,开展园本教研与常规教研工作。

三、加强学前教研工作管理。

建立以园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职能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关注实际,开展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沟通,以促进全园教师的共同进步和专业化成长。

四、教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研计划。

2. 稳定新生情绪,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开展第一轮教育常规检查(重点保教配合及幼儿常规)。

三月份:

1、庆祝“三八”妇女节,组织相应活动。

2、各班编排好早操、律动。

3、各班积极开展区域活动,继续提高区域

活动水平,按幼儿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材料,提高教师区域活动的指导能力。

四月份:

1、开展形式新颖的中、大、学前班家长开放日,填写《半日活动反馈意见表》,并征询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

2、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赛课活动。

五月份:

1、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

2、学前儿童美术展评活动。

2、迎“六一”排练节目。

六月份:

1. 参加片区阅读比赛活动。

2、全园期末开课,相互取长补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中心园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纲要》为核心,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新教材为准绳,加强对《纲要》精神的理解,并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保教质量,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期,我园有11个班,其中2个小班,4个中班,5个大班。目前一线教师共有22人,其中本科在读1人,本科7人,大专2人,大专在读3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总体来说我园教师较年轻、有活力,但教育经验还不太丰富,专业素质还要不断提高。

(二)保教工作现状

1.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尝试,教师对如何落实《纲要》中的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主动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尝试发挥幼儿探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在把握幼儿生成内容方面还不够,在运用“新教材”的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

2.由于上学期加强了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指导,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年轻教师进步较突出,教师队伍中继续提高的紧迫感逐渐增强。

3.目前我园虽成立了各年龄班教研组,但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还不够到位,作用体现不够,教师的教研意识还有待提高。骨干教师虽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但在对其他教师的传帮带方面不够主动,作用不明显。

4.因条件限制,教师不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功能。

(三)幼儿现状

我园的外部条件比较好,有充分的活动场地,所以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较好。但幼儿探究动手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另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应加强培养。

三、主要工作目标

1.健全教研组建设,加强教研学习的力度,采取多种教研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组织教学的教育技能。

2.发动全体教师开展新课程的研究,结合我园独特优厚的外部环境,结合园本课程开展小课题研究,建立我园园本课程的雏形。

3.立足自培,完善师资自培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4.带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迎接我园“市优园”的验收挂牌工作。使我园的办园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教研学习的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组织教学的教育技能。

措施:

①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团队作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组内教研、指导工作。起到推动组内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水平的作用。

②坚持每周以大、小教研的活动形式,研究教育理论、教学重点、难点及教育教学的领导方法;交流工作中的经验与困惑;探索学科设计、自评、互评及修正问题。

③结合园本课程的范围和方向开展班级、个人专题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加强学习,研究课程《纲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尝试创新地使用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

措施:

①以班级教研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根据班级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点找准主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方向,一起研究主题实施中要发展孩子哪些基本经验,主题中哪些内容适合孩子,灵活、创新地使用教材。

②大胆积极地实践新教材,在实践新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积累经验与教训,每月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

3.加强保教常规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措施:

①不断完善《幼儿一日活动保教常规》细则,使幼儿园的保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②织教师学习“幼儿园工作岗位制度”和“纲要”,加强保教工作检查考核,并与月考核、学期考核挂钩,增强教师和保育员“保教结合”的意识,增强保教工作的有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措施:

①挖掘园本资源,完善带教制。为骨干教师争取各类公开活动和竞赛的机会,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为骨干教师定任务,具体指导1-2名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和专题研究,将分层指导落实到实处,进一步起到骨干的传帮带作用。

②教师专题活动展示交流。

③每位教师撰写1-2篇论文投稿,力争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

五、每月工作安排

8月:

……此处隐藏2624个字……情感、认知、技能这些方面的发展。

4、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诚实有礼、敢作敢为、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集体意识。

三、具体工作安排以及措施

三月份工作:

1、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班内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2、稳定幼儿情绪,进行活动常规和行为习惯培养。

3、班级月主题墙面的创设。

4、区域材料的投放

5、每周一开展列会。

6、新学期家长会的召开

7、每月最后一天进行全园卫生大检查。

8、每周一升旗,提前提醒幼儿穿园服。

四月份工作:

1、环境创设,完成本月主题墙的创设。

2、报送六一节目单

3、加强常规安全管理。

4.开展植树节主题活动。

5、开展关于“五一”节假日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并设计到课程中。

6、每月最后一天进行全园卫生大检查。(4.30)

五月份工作:

1、班级月主题墙的创设。

2、筹备排练“六一儿童节”舞蹈。

3、组织“母亲节”教育教学课程。

4、加强常规安全管理与六一节目排练工作。

5、每月最后一天进行全园卫生大检查。(5.28)

6、开展庆“六一儿童节”大型活动。(5.29)

六月份工作:

1、班级月主题墙的创设。

2、组织“端午节”教育教学课程。

3、组织“父亲节”教育教学课程。

4、每月最后一天进行全园卫生大检查。

七月份工作:

1、班级月主题墙的创设。

2、填写并完成班级幼儿体格发育评估表。

3、班级开展关于“假期安全教育”教学课程。

4、班级教师做好幼儿报名相关事宜。

5、上交本学期学期班务、教育工作总结;学期教师工作总结。

6、上交各项资料的归档并归还所借物品。

四、家园共育

1、家长与老师一起更好地完成幼儿的教育工作。

2、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督促并指导幼儿回家的学习。幼儿不来园时,家长及时与老师联系并告知。

3、每周及时更换家园联系栏,做到家园互通信息。

4、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及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以及情况。

5、老师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更好地完成幼儿的教育工作。

中心园工作计划 篇5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培养和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是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重大任务,是事关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为此,润河镇中心幼儿园特制定关爱留守幼儿工作计划。

一、高度重视,努力营造关爱氛围

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做好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基于这种认识,插花一学区幼儿园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了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举措,营造关爱氛围,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等问题,在生活、学习中对“留守儿童”倍加关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性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快乐地成长。

二、开展关爱活动,享受家的温暖

学校、家庭、社会是儿童生活的三个重要场所,三位一体能整合资源,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加强了社会、学校、家庭的联系和合作,从而实现关爱的最大化。我校具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依托家长学校促进学校、家庭教育的互动。我校教师在原来家访的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现定期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增进了解,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有效地教育好“留守儿童”,注重指导监护人加强对儿童德育的培养,这对“留守儿童”良好品德、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模式。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调查,了解每位留守幼儿每天的思想动向、表现情况,如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学校。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将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务工地点以及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归档,以便跟踪管理。使其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员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双向沟通。

3、每周每位教师至少家访或与留守幼儿的代理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在家表现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老师姚经常与留守幼儿现在监护人联系,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一体化。幼儿园的教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当儿童的“代管家长”,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为这些孩子营造“温馨家园”,向他们传递无限亲情、无限的爱。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留守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交往、生活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鼓励留守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不再感到孤独。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5、课外时间,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6、除了在教学上尽一切办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我们还必须看清,留守儿童虽然缺失了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成为特殊的群体,但学校应该成为他们温暖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应该使他们成为“特殊”的“普通”学生,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予全面细致的指导,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给他们更多展现的机会。

7、是要强化安全教育,首先坚持每天安排教师将留守学生护送到安全路段。确保孩子们平安无事,也让他们在外务工的父母放心。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往往正时缺乏了亲情的沟通和交流,才导致意识的变化、情感的错位和心理的扭曲,加强亲情的沟通,无疑是一剂良方。因此,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丰富沟通联系的方式。在以后的工留守儿童工作。让亲情超越了时空的阻隔,母爱永驻孩子身边。

《中心园工作计划集锦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