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高中游记作文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游记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游记作文 篇1
今年夏天,我们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希拉穆仁草原。
在去草原的路上,我们路过了阴山,阴山延绵起伏,山上虽然没有大树,但由于是夏季,还是绿意浓浓的。山下是一马平川,四处看去,大地和天空紧紧相连,看着这样的景观,我不禁想起了我学过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古诗,古人描写的太真实了。
一路上我看见有一群群的绵羊和一群群的小牛低着头在安详的吃草,车经过绿油油的田地,特别是一片一片黄灿灿的向日葵时,我高兴极了,恨不得摘上几个带走。我们马上停车下来照相,要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带回家作为纪念。路上这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如痴如醉。
我们终于到了希拉穆仁草原。一进去,就看见一个大敖包,敖包全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形状象金字塔,周围都是游人敬献的哈达。哈达有蓝色和白色,来的人都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三圈,转圈表达的是圆满的意思。
这里的敖包很多,大大小小排成了几列供游客拍照。都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上面也绑着蓝色和白色哈达,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来尊重蒙族的风俗,表达心中的敬意。
我还在蒙古包里吃了饭,蒙族阿姨给我们唱了很多歌颂草原的歌,边唱边敬酒,还给我们献了蓝色哈达。她还告诉我们,蓝色的哈达象征蓝天,白色的哈达象征着白云,绿色的哈达是江河的象征,红色的哈达是火焰的象征,黄色的哈达是大地的象征,蓝色的哈达是最珍贵的。我听了之后懂得了哈达颜色的含义,为自己得到了一条蓝色的哈达感到无比骄傲。
我们还骑了马,我骑的是一匹小马,它很温顺。它的眼睛炯炯有神,身上的毛溜光水滑,看起来主人把它照顾得很好。别的马不让摸耳朵,而这匹马让人摸,所以我很喜欢这匹马。刚开始我特别害怕,不敢骑,后来在爸爸妈妈不断鼓励下,我才勇敢的跨上了马。
刚走了一小会,我就发现我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我很害怕,就叫了起来,我想到前面去。这时一个叔叔轻轻的拍了一下马屁股,马突然往前快走起来,马走得越快摇晃得越快,我觉得就要被摇下来了,吓得使劲哭了起来。这时大家都停下来等我,叫我拉住铁环不要害怕,并且让我走在前头。
就这样,我的马走在了队伍最前头,大家就像在后面保护我一样慢慢的前进。这样骑马我就一点也不害拍了,越走越轻松,越来越觉得草原无限辽阔,到处都是绿绿的,我的眼睛非常舒服,后来都舍不得下马了。
这次希拉穆仁草原游令我回味无穷,回来以后还在想,明年能再去一次草原就好了,因为我太喜欢这片草原了。
高中游记作文 篇2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个出游的好日子。
我们和姑妈一家决定先给爷爷扫墓,再到桃花岛游玩。我和小妹刘畅都很开心,小弟王玮更是疯狂,绕着麦田飞跑起来。
我们扫墓后便打道回府,准备好吃的东西就向桃花岛出发。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桃花岛的东门。没想到的是,大门那里的吊桥竟然要断了。我们只得调转车头从西安路的正门进了。这踏青的人还真多啊,我们一路挤啊挤,堵啊堵,终于到了目的地。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三个大桃屋,虽然看起来不“新鲜”,但很有趣。妈妈和姑姑停好车,便领我们进去。看到“小吃一条街”的字样,我的嘴里一下子便充满口水,差一点就流出来了。我们很快就买了一些好吃的,在后面的草坪上铺了一块大床单,开始享受起来。最好笑的是弟弟,他要了一支蓝色的棉花糖,结果吃得满嘴都是蓝色,活像一个外星人!这不,妈妈又拿来六串大烤肉,我这口水啊,简直就如决堤的水——泛滥了,我连忙上前抢来吃。啊!太美味了。这时,我冒出了一个想法,难道就我是这样吗?我瞟了瞟四周,“哈哈哈……”原来,大家都像我一样啊。
享受完美食,我们就要去玩了。绿色草坪,桃红色的花朵,哇……,这景色真美。妈妈说,都来拍几张照片吧,回家传到网上美一下。我们摆好了耍酷的造型“咔嚓,咔嚓……”这时,姑姑说,照片拍完了带你们去玩海盗船。“噢,噢”那个兴奋啊,到了游乐园,姑姑给我们买了票,我、小妹、小弟就连忙坐上了船。听工作人员说要八分钟的时间,我的心便忐忑不安,不知是喜还是忧,其中的滋味只有我自己明白。旁边的弟弟却异常雀跃,小妹则静静地把头埋进了胳膊里。刺耳的汽笛声响起,船开动了,我不禁抓紧了护栏,浑身上下随着船由高到低,由低到高,速度越来越快,已经麻麻苏苏的了,太刺激了,便不由自主地大叫起来,弟弟也受我的感染——狂吼“啊,好开心啊,,好爽啊,下次我还要来……”真受不了,再看看妹妹,“耶”是哭了,真是哭了。八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带着不同的表情下了船,我们都去安慰小妹,其实坐海盗船真的需要勇气。接着,我们又玩了一些体能训练的项目……好累啊!
天快黑了,我们要回家了,那依依不舍的心情可想而知,下次我们还要一大家子来,今天真是太开心了。
高中游记作文 篇3
三年前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本溪旅游,那里的水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亿七千万年前,本溪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水退去,石灰岩在地质活动中被溶蚀,形成了水洞。几亿年过去了,日伪时期,几个日本兵发现了洞口,但是他们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走出来。直到1962年村民朱长清才第一次在水洞里走了一圈。1983年5月,本溪水洞正式开放,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并被评为本溪水洞游记作文高中A级风景区。
我们来到洞口,向洞内望去,眼见之处是一座高、宽各20米的“大厅“,里面漆黑而深邃。再往前走是300多米的旱洞,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有古井、龙潭、百步迟等诸多的景观,让我感觉好像是走进了童话的梦境。也难怪当地的人都传说这洞里面有龙。大厅正面是通向水洞的人口,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座幽静别致的“港湾“。妈妈对我说:“这里倒像是码头。“我说:“这里不就是码头吗?你看,前面还有船呢!“爸爸听了大笑起来,弄得我一头雾水,进了水洞也没弄明白。
水洞地下暗河全长5800米,现在还有3000多米没有开发。已经开发的2800米,面积就已经达到了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高处38米,最宽处50米。河道曲折蜿蜒。“三峡“、“九湾“清澈见底,故名“九曲银河“。“银河“两岸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新开发的500米暗河别有天地,神秘莫测。
数万年前,古人类发现此洞,并在此栖息,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在洞口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和动物骨骼,4020xx年前的.陶器,3020xx年前的钱币等。关于水洞的传说也很多,流传很广的有一个关于白蛇的故事。据说1994年乡民朱志明发现了一条通体透亮的白蛇,就把它捉住了。没过多久,天空突然乌云蔽顶,电闪雷鸣,一个火球进入了水洞,同时一道闪电横贯在水洞内,周围所有照明设施一起失效。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却为水洞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我们乘坐的小船向源头驶去,行到尽头是一面石壁,上面写着“一线天“,我想到千山有“一线天“,想不到这里也有。石壁后面还有3000米,真正的尽头到底在哪里,现在大家还都说不好。
水洞里的“剑群“是钟乳石群,让我想起了冷兵器时代的战场。水洞最开阔处有一柄7米长的“倚天长剑“。水洞弯道多,我们要不时注意,头上有没有“宝剑“袭来。“玉象“景观惟妙惟肖,象腿没入水中,侧看象鼻温顺地垂着,恰似闲庭漫步。水洞的工作人员凭着三分景象、七分想象,为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想出了那么多恰如其分的名字,像“佛手“、“福寿双星“等。
洞穴深处的钟乳石未受氧化,呈白色。蓝、绿两色灯光照在上面就显得有些诡异。虽然水洞是单通道,但在顶壁上可以看到小支洞,形状奇特,光在洞与水之问流转,可以看到光的颤动。
近年来,本溪水洞景区对附近的景区都进行了改造。如今,洞旁有湖,湖畔是山,山下藏洞,山水相连,水天一色。从水洞出来,我不禁由衷地感叹:这里真是人间天堂!
我不会忘记这里。
高中游记作文 篇4
今年暑假,校团委组织团干学干夏令营。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韶山。
忘记了长途旅行的疲劳,我怀着急切的心情,迈着大步朝毛主席的旧居——上屋场走去。
上屋场坐落在青山翠竹之中,显得格外肃静,屋前的池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它们亭亭玉立,随风摇曳,那情景似乎为生长在毛主席的故乡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不禁使我想起李白“荷花娇欲语”的诗句。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屋子,正门的一间是一个小小的堂屋,而过去只有半间是属于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先生的。堂屋的里端的板壁供着神龛子,讲解员告诉我们,一九五九年六月毛主席回故乡时,曾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我初一和十五就在这里工作。”
经过退堂屋,我们来到了毛主席教育全家投身革命的灶屋。一九二○年冬,就在火炉旁,毛主席对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讲述了国内形势,鼓励他们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在曲折、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毛主席一家牺牲了六人,他的侄儿毛楚雄死时才十八岁。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革命家庭啊!正是因为有成千上万个像这样的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才使我们亲爱的祖国摆脱了黑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如毛主席说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又来到了毛主席双亲的卧房,房里摆着张大床,这是毛主席诞生的地方。房间左边墙壁上挂着两个镜框,嵌着两位老人的放大照片。
与这房相连的,是毛主席当年的住房。靠门的右边是一张床,窗下是一张桌子和一张长条凳,这是毛主席读书识字、探求真理的地方。墙上是毛主席与母亲、弟弟的合影,窗边近旁有一楼口,一九二五年六月,就在这间楼上,毛泽东主持成立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点燃了革命的烈火。从此以后,这火越烧越旺,从秋收起义、五百里井冈、遵义会议、雪山草地、延安窑洞到门前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正是这革命的烈火,烧毁了旧世界,建立了一个和平、自由、幸福的大家庭!
接下去,是谷仓、牛栏、猪栏,还有毛泽覃、毛泽民的卧室。走出房屋,沿着弯曲的小路,徘徊于毛主席曾砍过柴的土岭。这寂静的山林,只有蝉的鸣叫,我尽情地吸着那股幽深、清新的泥土味,深深地思索着、思索着,我明白了,人生的路,该怎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