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的日记

时间:2023-06-21 03:59:17
实验的日记15篇

实验的日记15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验的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验的日记1

今天,老师神神秘秘地拿出一个袋子。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这里有什么东西。老师突然喊道:“我们今天要做小小火山爆发实验。”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于是,老师便把实验材料一一发给大家。有小苏打、柠檬酸、搅拌棒、勺子、针筒、水和火山模型。

实验开始,首先给火山模型里倒入一勺小苏打,一勺柠檬酸,再用搅拌棒搅拌。突然,我们想到老师说的那句话:“要搅拌均匀。”于是,我们便拿起搅拌棒顺时针绕三圈,逆时针绕三圈。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位魔术师一样,精心调制着药水。“呼卡拉卡变”我突然间被自己吓了一跳,才想起自己不是魔术师而是在做实验呢!一位同学拿着注射器注射了一点水。我看见同学们有的在不停跺脚,好像人家得罪了他似的;有的在不停地搓手,祈祷着:老天爷啊,让我们一次就成功吧,不要失败了;有的急得直冒汗,大气都不敢喘;还有的害怕得捂住了眼睛,一眼都不敢看。

只见那位同学一次性加了很多水下去,一秒钟都不到,“火山”就爆发了,同学们深深吸了一口气。我闻了闻它,一丁点儿味道都没有。我听了听,“沙沙沙”,一会儿像小雨沙沙的声音,一会儿又像教室里叽叽喳喳的声音,一会儿又像虫子的叫声。我又看了看流出的“岩浆”,觉得它像战士们的鲜血、像又甜又红的西瓜汁,还像雪碧一样。

我们都很好奇为什么这个“火山”会爆发呢?是因为太生气了吗?还是吐血了呢?老师终于告诉了我们实验的原理:因为小苏打、柠檬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才会爆发。哦,原来是这样啊!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真是收获颇丰啊!

实验的日记2

我家阳台上有个晾衣架,我发现我用很小的力就能把很重的衣物提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我一直想得到答案,暑假里爸爸给我做了一个滑轮的实验,这个谜才终于解开了。

滑轮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种,轮子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轮子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人在下方,可以通过定滑轮把物体提升到高处,而不能节省力气,反过来人在高处利用动滑轮也可以把重物提升到高处,而且能节省一半的力气。 我准备了一个重量为2千克的重物,一个最大刻度为5千克的弹簧秤,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一段1米长的细毛线。爸爸帮我把定滑轮固定好,绳子的一端系住重物,另一端通过定滑轮,和弹簧秤连在一起,当我慢慢地用力拉动弹簧秤,重物离开地面的时候,弹簧秤的读数在2千克多一点的位置,爸爸解释说这是因为线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如果不计摩擦力的话,就说明了定滑轮不能节省力气的道理。我把绳子的一段固定在门框上,动滑轮的钩子和重物连在一起,我再次用力提起重物,这时我感觉到重物变轻了,再看看弹簧秤的指针,就在1千克多一点的地方,这是因为动滑轮也有一定的重量,同样忽略不计的话,就能证明动滑轮能节省一半的力气。爸爸给我解释说,这就是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做这个试验,我感觉道物理现象非常有趣,我上网查了查,还有动滑轮和定滑轮结合在一起的滑轮组,联系我们经常看到的盖高楼用的提升机,还有汽车起重机,都是利用了滑轮组的知识。 今天的试验,我只是初步地解了滑轮的知识,等待我的还有更奇妙的现象去认识、更深刻的知识去学习。

实验的日记3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会想:小小的蛋蛋,一碰就碎,怎么可能捏不碎呢?你想知道为什么吗?那么就请你跟我去看看一个有趣的实验吧!

星期一下午最后一节课, 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了教室。她的手里捧着一口大碗,碗里装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有人问了一句: 老师,您的碗里藏了什么呀?老师说:你们猜呀?一听到老师的话,原本安静的教室立刻变得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议论起来。一个同学说:是零食。奖励我们的。另一个同学说:上次老师让我们观察蚕宝宝,难道是蚕宝宝?

不一会儿,老师拿出来碗里的东西。哦!原来是鸭蛋啊!这不禁让我们大失所望。老师神秘地笑笑,说:别小看这鸭蛋,我可是在保险公司做了保险的。这话更是令我们哄堂大笑。老师不以为然,接着说:你们别小看这个鸭蛋,它可是捏不碎呢。你么可以放心大胆地上来捏,捏碎了也不怕,因为我已经做了保险的。咦?鸭蛋不是一碰就碎吗?怎么会捏不碎吗?老师又说了:谁要是把它捏碎了,我就奖励他100元。

一听有奖,我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举手想要捏鸭蛋。班长第一个举手,老师就让他来捏。只见班长轻轻接过鸭蛋,然后使劲全身力气用力一捏,可是鸭蛋还是安然无恙。班长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看到班长没有捏碎鸭蛋,大家都推荐我们班的大力士体育委员去捏。只见体育委员大力地捏了一下鸭蛋,鸭蛋没有碎。他不甘心,又换了一只手去捏,可鸭蛋好像是跟他有仇似的,根本没有裂痕,他也只能无精打采地回到座位。最后全班同学几乎都捏过了鸭蛋,可是鸭蛋还是纹丝不动。

正当我们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告诉了我们:鸭蛋的表面是曲面结构,它能很好地分解所承受的压力。因此,即使蛋壳很薄,但是它却能很好的抵抗外界的冲击力。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建造了北京火车站、人们大会堂等建筑物。

原先常见的鸭蛋的身上也有那么大的奥秘啊!

实验的日记4

“叮铃铃”一阵上课铃声响起来了,同学们都急忙拥进科学实验室里。因为朱老师说了,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老师给每个四人小组都发了装有小苏打的塑料盒和装有白醋的集气瓶。小苏打看起来很像面粉,雪白雪白的,闻不出一点儿味道;而白醋如自来水一样冰凉、透明,但酸味却非常刺鼻。看到它们俩,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问号:它们俩的混合,也会想白糖在水中溶解那么简单吗?如果不是,那么究竟会怎样呢?

实验开始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盖子打开,往集气瓶里倒苏打。然后尹育喆把玻璃片迅速地盖在瓶口上。没过几秒钟,白醋瓶内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平静地躺在集气瓶中的白醋,在与小苏打碰头后,一个个气泡便从瓶底蜂拥而上,好似一个个“淘气包”。“淘气包”们掺和着白醋朝瓶口冲去,可是因为冲击力的强大,盖子被气泡微微地掀起来。看到这,我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瓶内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小组的同学们也瞪大了双眼,高可馨一边记录一边感叹:“太奇妙了!”活跃了许久的气泡,终于平静下来。

正当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的时候,朱老师拿了我们组的集气瓶放在讲台上。只见老师轻轻擦然了一根火柴,然后把火柴伸进瓶里,还没碰到混合物,火光不见了,只看着冒着青烟的火柴。大家纷纷交头接耳,猜测起来。许婧问:“老师,为什么火柴灭了呢?”老师缓缓地答道:“之所以燃烧的火 ……此处隐藏3997个字……游哉地游来游去,丝毫没感到"灾难"来临。突然,水沸腾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金鱼竟然还在若无其事地游着呢!我们一个个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老师给我们揭开了实验的神秘面纱。原来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虽然试管上面的水沸腾了,但下面的水还是凉的,鱼在下面游,当然不会死。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实验的日记12

今天天气很晴朗,天空万里无云,天空一碧如洗。路边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了脑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路旁的油菜花也开放了,金黄金黄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金子;小鸟在枝头上唱着迎宾曲,像在告诉大家:春天来到啦!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一条条曲折蜿蜒的长龙来到了县中小学生实验基地。

一到那儿,首先进行了庄严的开营仪式。接着我们便进行烧烤活动。演示给我们看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当她要我们自己动手时,大家一拥而上:抢羊肉串,拿鸡肉串。站在烤炉前,不久便闻到一阵阵肉香,我的小肚子“咕咕”直叫,尝尝还真不错!烧烤不仅让我们品尝了自己的手艺,而且还锻炼了我们的双手。使我们懂得了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有丰富的收获。

第二关是运动项目,有好几种活动。其中让我觉得最难忘的是走秋千桥。当一位帅气的男老师演示给大家看时,我们都觉得太简单了,没什么难的。可是轮到同学们上的时候,大家都傻了:每一个人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是站在上面直叫,就是双腿直发抖;有一个胆大的,向前走了两步,一不小心“扑”的一声摔下了秋千桥,落在了下面的防护网里。那位老师见了,连忙过来给我们讲了其中的要领,这下才有同学陆陆续续地走过了秋千桥。当轮到我的时候,心七上八下的跳个不停,可害怕了。也不知道先抬右脚好还是太左脚好;双手只知道使劲地抓住防护栏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耳边传来了老师的关切声:“不要怕,沉住气,一步步走。”听了老师的话,我鼓足勇气,抬起头,挺起胸,迈开腿。一步,两步终于在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中走过了秋千桥。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勇气面对他,克服它。

时间过得真快,伴随老师集合声,我们又排着一条条曲折蜿蜒的长龙出发了。回头望着实验基地,大家都希望下次再来。

实验的日记13

今天早上,老师拿出两根细细的长纸条,笑眯眯的说:今天,我们来做一次实验。实验?两根纸条能做实验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满脑子的雾水。老师问:如果向两根纸条中间吹气的话,纸条会向两边飞,还是会向中间靠?当然是向两边飞喽,这还用说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梨是酸的还是甜的,我们就用实验来证明吧。

说完,老师看了看我们,接着说:谁愿意上来试一试?一听到这句话,我连忙把头缩回来,趴在桌子上面,天灵灵,地灵灵,千万别叫到我我默念着。项正也,你先来吧!老师说道。项正也说:哦,明白!

项正也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老师把纸条放在项正也面前,大约相隔四五厘米,说:往中间吹啊!只见项正也憋足了一口气,呼的一声,他吹了一口。结果,纸条向前飞,然后又缠在一起了。就这样,反复的吹着,结果还是不变。

老师说:有可能是项正也的力气不够大,我们再请一位大力士来吹气,好不好啊?好啊!老师,我,我,我!戴宏波举着手喊道。好吧,戴宏波,你来!他不慌不忙地走上了讲台。只见他扎起马步,双手握成拳头,放在腰的边上,学着气功大师的样子,不停地呼气。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腮帮子鼓得像蛤蟆一样,脸涨得通红通红的,像一只熟透了的大苹果呢!真可爱。呼呼呼戴宏波使出吃奶的劲儿吹了出来,结果很不理想,这纸条还是老样子,哎怎么会这样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们纳闷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老师笑呵呵地说:你们不知道吧,流动的空气压力小,静止的空气压力大,当往纸条中间吹起的时候,空气流动,压力变小,两边静止的空气压力大,把纸条往中间压,因此,纸条就会向里面靠拢喽!你们呀,都是凭空想象的,以后可要记住哦!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恍然大悟。真是亲身下河知深浅啊,小实验中还有这么大的道理啊

实验的日记14

我今天做了一个实验,把筷子放进水里。我发现,筷子像被折断了一样。我还以为筷子真的断了呢,赶紧把筷子拿了出来。原来,筷子没断。妈妈把我嘲笑了一番。我一点都不服气,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虽然我非常不服气,但没有表示出来。

妈妈说:“这是因为光线的折射,我们才会感觉到筷子好像被折断了一样。其实筷子根本没有断,而是我们很难分辨出来。你以后就会学到了。我就说这么多,你去查资料吧!”

说罢,我找了一些资料,是这样的:

这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光从一种介质(空气)射向另一种介质(水)中,这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筷子就看上去变粗了,倾斜了,从空中往下看,就像筷子断了一样,分成两部分.而竖直放在空中就不会发生折射,此时入射角为0度,折射角自然是0度(一般情况下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所以筷子放入水中不会变粗或变细,而是原来的粗细大小。

我觉得很奇妙。原来是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有一个折射,筷子就看上去变粗了。从空中看就好像筷子断了。

这次水的实验让我明白了许多,但是,我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事情了。我想:如果把筷子搅动水,然后在把筷子放回原来的地方,会怎样呢?试一试。啊!不得了了!嘻嘻~~没什么,还是原来的样儿。这就奇怪了,筷子应该像在抖动啊?我又换了一个大一点儿的杯子。

搅动了一下,啊!筷子真的好像在抖动!我知道了,如果空间大了一点,筷子就很像在抖动了。

这次实验真好玩啊!而且我还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

实验的日记15

20xx年10月31日星期日天气:晴

“啊!我终于成功了!”随着这一声响亮的喊声,昨天我做实验的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昨天老师叫我去做一个实验,题目是:“有趣的鸡蛋”我非常高兴,我准备了一个蛋、杯子和大半杯水,还有一包盐。我把准备工作做好了的时候,实验就拉开了序幕。我的手心捏了一把冷汗,心想:“我能成功吗?”

我先往杯子里倒了半杯水,小心翼翼的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快快乐乐的到水底“观光”去了。

我把盐放入水中,用筷子在水中奋力搅拌着,鸡蛋在水里闻一圈还是不肯露头,仿佛在说:“我在水底还没玩够呢!”

可鸡蛋好像专门和我做对似的,就是不浮起来,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躺在沙发上,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干了。”妈妈问:“这是为什么?”我说:“这是因为鸡蛋太调皮了,我叫它浮起来,它就是不浮起来。”我忽然想起来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于是,我又振作起来,开始做实验了。可是,尽管我放多少盐,它也不浮起来,于是,我把爸爸找来,问他们为什么鸡蛋还不浮起来,他们一看就笑我说:“你可真粗心呀!”“我,我怎么个粗心法了?”我疑惑的问,妈妈说:“你没用筷子搅拌它哪能浮起来呀!”我忙用筷子搅了搅,把蛋放入水中,蛋浮上来了,我高兴的跳了起来。

鸡蛋为什么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呢?我去查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哦,原来盐水是有浮力的,它的浮力比水的浮力大,所以好像有一只手把鸡蛋拖出水面。我终于知道它的密秘了!这个实验真有趣!

《实验的日记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