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过年的日记15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过年的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过年的日记1过年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起床了。今年我是在乡下老家过年的,在那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喜气洋洋,爷爷家的大门上张贴着一幅年画,上面分别写着“猴年吉祥,虎虎生威”,吃过早饭,我们举行了乡下特有的“谢年”仪式,爷爷说:“谢年就是感谢过去的一年大家幸幸福福,期盼新的一年更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业、学业蒸蒸日上”。谢年的时候,把鸡、猪肉、水果等摆在祭奠桌上,点上蜡烛,倒上酒水,我把一串长长的鞭炮摆成一个大大的元宝形状,在祭拜时,我心里默默地想:‘过年啦,我又长大了一岁,我要变得更加懂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会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到……’“砰啪”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鞭炮声震耳欲聋般在空中响了起来,一声声的炮竹代表一串串的祝福……
“吃年夜饭喽!”哇!只看见圆桌上摆了满满的菜,有鱼、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对虾、三鲜(这可是我奶奶亲自做的);有芹菜、青菜、笋、藕;还有八宝饭、西施豆腐羹……看到这么多的美味佳肴,我口水已经流下来了,迫不及待的赶快坐的下来拿起筷子往盘子里夹菜,我们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开心地聊着天,说着祝福的话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给我发了压岁包。
吃好年夜饭,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着我们的游戏的,新年晚会开始,晚会节目丰富多彩,一个个节目都是那样的精彩,我最喜欢的是小品《一句话的事》。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我才慢慢的进入梦乡!
过年真好,要是天天都是过年那该多好呀!我喜欢过年!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徐州的外婆家过的。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推开外婆家的大门,只见场院里满地都是爆竹碎屑、红纸屑,大门上贴着红红的春联。上联是“富贵门庭生百福”,下联是“平安宝地纳千祥”,横幅是“吉祥如意”。
关于过年的日记2照往常的规矩,我家乡的春节大约在立春前一天就开始了。这天,家家户户很是忙碌,都要灌香肠,晒腊肉,然后贮存起来,等到新年过后再吃。
都说腊月是最繁忙之时,果不其然。一月之内要大扫除、置年货、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每一家都不例外,可不累坏了呢!
过年的需求准备完了,也就差不多到除夕了。
三十这晚,最是团圆。人们都会和至亲的人或好友一块儿吃美味的年夜饭,好不热闹。屋里热闹了,外边儿也不闲着。不一会儿,便是鞭炮声响彻云霄。这声音不仅响,而且连绵不断,似是在提醒着人们今晚要为长辈守岁。就这样,每年我都昏昏沉沉地熬了一夜。
守完岁,就想睡个好觉?可没那么容易!正月初一这天,要早早的起床,向长辈问好、祝福呢!
清早,必是先要将早餐送入肚中。早餐,两字听起来熟悉又简单。但在我的家乡,正月初一的早餐可是有讲究的:要吃鸡蛋,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如意;还要吃菜包,象征着这一年会招财进宝;当然,吃我家乡的特产——灯芯糕是最必须的,因为这象征着一年的职业学习节节高升。
吃完这复杂的早餐,就该去给长辈们拜年了。说实话,其实我最喜欢做这“奉承”事儿了。因为,只要对长辈说句新年祝词,便可得到压岁钱和长辈给予的幸福平安,岂不甚好?
正月初一至初七,都是奔波之日。这七天,要去向每一家亲戚拜新年、话祝福。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这天。大家都将年前准备好的汤圆和腊月晒的香肠腊肉拿出来与亲戚朋友分享品尝。储藏过一月有余的香肠腊肉,此时已是色香味俱全了。就闻一下、尝一口,便是如何都无法停筷了。品尝完这至高的美味后,便该去逛庙会,猜灯谜。与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完这春节的最后一天。
正月十六早上,已是春节离去之时。大人该去就职工作,小孩也要背起书包上学去。虽然春节过完了,可我还在回味之中……
关于过年的日记3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忙忙碌碌,家家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在我们南方,过春节就是走亲访友拜大年,而我到了北京以后,感受到了更深厚的春节气氛,这就要从我们逛庙会说起了。
初二一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厂甸庙会。哇,好热闹啊。只见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长长的“美食街”。从串成佛珠样的大山里红,到五尺高的大糖葫芦;从顶着红点儿的爱窝窝,到层层起酥的油酥火烧;还有羊肉串、鹿肉串、爆肚儿、炸灌肠、烤鱿鱼,各种美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路走过去,我的眼睛都看花了,肚子也被各种好吃的塞满了,正当我还留恋着要不要再来串鹿肉,旁边的叫好声将我吸引了过去。
原来是一组人物雕塑正在“行进”:卖力的洋车车夫、认真的剃头师傅、漂亮的唱曲小姑娘、欢快玩耍的小孩儿……他们从头到脚全身都涂着厚厚的油彩,扮起雕塑来有板有眼,一眼望去还以为是王府井步行街的人物雕塑活过来了,真有意思。爸爸说这叫“行为艺术”。
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玩儿的东西。看,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风车迎着风儿笑开了怀;听,贴着金字标签的空竹抖起来声声清脆;一会,这边捏面人儿的捏了个孙悟空;那边吹糖人的又吹了一个小金鼠。更有艺人们竞相表演的绝活,高跷、太平鼓、五虎棍……“咔嚓”、“咔嚓”,连妈妈都忍不住拿着照相机拍了又拍。妈妈说厂甸庙会是北京历八大庙会之一,到现在已经延续四百多年了,可以称得上是北京的“文化名片”。
这次逛庙会真是我历年春节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让我了解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和特色小吃,也学到了不少像“行为艺术”、“文化名片”的新名词呢。
关于过年的日记4快乐春节我做主,这不,初五我们来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隋唐遗址公园!远远就看见那里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太吸引我了!
在那里有许多能代表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节目,比如惹人发笑地耍猴;比如惊险、刺激的吴桥杂技;比如乐趣横生地踩高跷……刚巧,我与爸爸赶上了门口的第一个节目就是猪八戒背媳妇,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台下那人山人海的观众里挑出一男一女,共三组。由先生带上猪八戒的头套跑向另一边,女士骑在先生的背上,然后剥开一个橘子,喂到先生的嘴里,最后跑回起点。看哪一组用时最少,哪一组就是冠军。“好了不再多说,预备,开始!”主持人一声令下。虽然天气很热,但是每组选手都毫不逊色。这时,主持人又发话了:“好,现在第三组暂时!”在下面的许多观众都露出他们那洁白的牙齿哈哈大笑了起来,还发出声音,怎么回事?哦,我明白了,原来是第二组摔了一个大跟头延长了时间。“咦?好像第一组的剥橘子的速度快了些,因为第二组刚才摔了一跤所以那一组的`先生急的的呲牙咧嘴。”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一组获胜!“主持人高兴地说。只看见第一组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我 ……此处隐藏4045个字……的妈妈说:“如果你下次考试有进步,不但会有压岁钱,还会有特别的礼物呢。”我暗暗立下决心:我不能辜负长辈们的期望。
大年初二,是走亲戚、串朋友的日子。我跟着大人去了姥姥家,和弟弟妹妹一起放鞭炮、玩耍,咱们可开心了。离开学还有半个月呢,够我玩个痛快的。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这段时间里不仅有好吃的,更有好看的和好玩的。
关于过年的日记12看!那个正专心致志的放鞭炮的是谁呀?那还会问吗------肯定是我呀。唉,我从小就特别大胆,特别喜欢放鞭炮。不过也出现过许多尴尬的事。这不,我正在放鞭炮时楼上的叔叔就把我误认为男孩了。郁闷啊。郁闷啊。谁说只有男孩子放鞭炮呀。
“咔”场景转换。看!那个哈欠连天是谁呀?唉,不就是我吗。昨天是除夕夜,我硬撑到12点,这对我来说已经不简单里。虽然我不是早睡的孩子,可更不是“夜猫”呀。唉,谁让我爱凑热闹,每年拜年都少不了我,所以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了。昨晚睡得那么晚,而早上不到6点就醒了去拜年,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中午回来就躺在床上不管三七二十一接着睡着了,我最后发出的感叹就是:我再也不去拜年啦。
“咔”场景再次转换。这次场景不再是我了,而是一个剪着齐刘海并笑地阳光灿烂的小女孩,这个是的我可爱的妹妹贾亦欣,再看看旁边一副“苦瓜脸”的便是我叔叔了。这一过年,可把我妹妹给乐坏了,这次又打着“过年要玩一玩”的旗帜,要求happy一下,那就是玩“瞎子捉人”(我妹妹最近迷上了“瞎子捉人”)大家也觉得应该玩一玩,但叔叔推说自己累了,所以我们倾巢而出动员叔叔和我们一起玩,但最后在我婶婶的“高压”下终于“屈服”了,游戏开始了,叔叔扮演“瞎子”的角色,没想到叔叔每次都出手又快又猛,又一次抓我时我一逃跑,叔叔便很灵敏的抓住了我,害我撞在了晾衣架的开关上痛死我了,到最后我什么方法都想尽了站:在阳台靠边沙发边缘上,后来又爬上了窗台,但老是被我爽朗的笑声给害了,笑声虽然是从我嘴里传出来的,但好像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一样,不听我的命令,结果连连被抓到......
当然有n多趣事,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请正确关闭电脑。
关于过年的日记13在不知不觉中新年慢慢的。悄无声息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我们度过了快乐的圣诞和元旦,将要来临的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春节。
屋外,节日虽然还没有到,但节日的气氛却早已弥漫到了这座小城的每一寸土地,人们脸上都显露出喜气洋洋的笑容,都穿上了鲜红的新衣,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聚在一起打着腰鼓,敲着锣鼓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给本已喜气洋洋的春节又平添一份红火。在那铿锵悦耳的鼓乐声中,我听到了他们对新年美好的盼望;超市前,悦耳的音乐声中,一些人正跳着舞,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可爱的小孩,严寒不能战胜他们的热情,他们又给喜气洋洋的春节又平添一丝活力。在那唯美为唤的舞蹈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新年的热情和欢欣;家中,香气四溢的腊鱼。腊肉高高的挂在了阳台旁,腊鱼味道鲜美,腊肉肥而不腻,它们成了餐桌上最美味。最抢手的几道菜,它们是亲人最美好的礼物。在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中,我嗅到了她们对新年团聚的希望和寄托。
新年,多么美好的字眼。在小孩子的眼里,新年就是最美好的节日,在新年里可以尽情玩耍,每一天都有好吃的,哈,真是快乐;在正在工作的人眼里,新年是最惬意的时光,工作了一整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每天睡到太阳升到半空中,呼,真是美好;在老人眼里是和家团聚的日子,和亲友一起聊天,一起在桌旁高高兴兴吃个团圆饭,唉,真是快乐。在不同的人里,对新年的看法可能不一样,但出发点都是美好的,新年也皆是如此。
让我们一起望着天边那正缓缓落下的夕阳,等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新年,你好啊”。
关于过年的日记14一、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春节的渊源和习俗,能背诵王安石的《元日》诗。
2、 在“拓展活动”“看一看”环节学习有序观察,在“说一说”环节体会有感情地表达。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春节时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春节的渊源和习俗。
三、课前准备 (前置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千家诗》中,我们学过一首诗《元日》,谁能给大家朗诵一下?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诵。
你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吗?
学生回答:元日是指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伴着这首诗,让我们走进春节,了解春节。
(二)、学生分组自学
思考题:
1春节在哪一天?在古代称为什么?
2春节的起源?(春节是怎么来的?)
(三)、讨论
1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知道,春节在正月初一,在古代称为“元日”“元旦”,俗称“过年”
2春节的起源
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年的起源》
老师播放视频故事《年的起源》
(四)、拓展活动
你知道哪些春节的传统习俗?
教后小记: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和故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现在,让我们仍然回到春节那快乐祥和的日子里。在我们的记忆里,春节期间,除了课文里介绍的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相互拜年,还有许多风俗习惯和庆祝活动 .
关于过年的日记15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我高兴的不得了,急切地盼望着那一天快点到来。
终于要坐火车回老家了,车窗外经过的绿油油的田野、高山、大桥、是那么的美,可是,我的心早已飞回老家了。 到了老家,见到了想念已久的亲人,爷爷养的老黄牛生了一只小牛仔,好可爱。让人伤心的是我喜欢的那只狗已近死掉了,我再也不能和他玩了。在老家过年,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元宵,在田间玩耍、嬉戏,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放鞭炮了,因为每逢过年的时候,我最喜欢放鞭炮了,我只敢放一些花炮,还有甩炮,那些声音比较大的炮都是哥哥他们在放,它们放的时候,我就躲得远远的,捂着耳朵。花炮很好看。
在老家过年,有浓浓的年味,一家人都在一起说说笑笑,和和睦睦的。今年,妈妈带我回老家过年,我一想到过年有好吃的,就迫不及待”飞”回老家。
过年,首先从准备年货开始,可在我的老家,自己家里喂的有鸡、牛,到集市上去买一些饮料和其它的蔬菜就可以了。每家每户都要剪窗花,贴门帘,大街小巷都蔓延着幸福和快乐的气息。
在我的家乡,除夕夜当然里少不了主食啊,那就是汉阳镇最著名的蒸盆子,里面有萝卜汤还有炖肉,最好吃的就是蛋饺子,这种饺子的皮是鸡蛋做出来的呢!还有午餐肉,丰盛的不得了。
一家人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外婆他们满脸笑容。我们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话题,一边商量收多少压岁钱,一边狼吞虎咽,大家都开开心心,炉子里的火越烧越旺,这表示新的一年大家平平安安,日子一天比一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