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

时间:2023-01-20 15:04:56
端午节周记合集15篇

端午节周记合集15篇

愉快又充实的一周又告一段落了,一周的时间,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周记吧。你所见过的周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周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周记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与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非常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腻。”几分钟过去 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非常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非常开心非常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2

妈妈说:“端午节又叫卫生节,遵照端午节的风俗,在端午节的早上是要采沾了龙抬头喷洒的水的艾草和菖蒲来煎水洗澡的,这样就可以免遭蚊虫叮咬了。”我一听到这儿,一蹦三尺高,高呼:“哦耶。希望蚊子不要再来亲吻我细嫩的肌肤不要再向以前那么喜欢我了这样我的脸蛋上就不会起包了,太好了。”说实话,自从我们从四川来到东北这偏僻的地方之后,已经6年没有用艾草和菖蒲煎水洗头洗澡了。我来东北时才四岁,都有点不记得艾草菖蒲水洗在身上的感觉了。现在,我一想到又可以用那久围了的散发着香香的艾草菖蒲味的水洗澡,我特别的兴奋。才四点钟,我们一家就起床上山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北山上一会儿就采了一大把艾草,可是,我和妈妈总感觉这们采的艾草和图片上看到的有点不一样,我提议:“我们去问问年纪大的爷爷奶奶吧?”可是,爸爸妈妈说:“我可不好意问,别人该笑话我们连艾草都不认识的,太丢人了,不去不去。”没办法,这个艰巨的任务只有我来完成了。于是,我鼓起勇气问身边的一位老奶奶:“奶奶,请问这是艾草吗?”老奶奶听了哈哈大笑,弄得我摸不着头脑,老奶奶说:“我们这儿是没有艾草的,这种是水篙子,但只有采这种啰。”“啊?”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又问了好几个爷爷和奶奶,得到的答案居然都是一样的。这时,我们全家人才恍然大悟,这么说来,我家去年第一次上山采的也不是艾草啦,都是徦的呀。我们全家哭笑不得。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一边想起就傻傻地笑笑。哈哈哈,太有意思了。虽然,我们没有采到艾草,但是,我们一家人采到了一个快乐的早晨。虽然不能用艾草菖蒲味的水洗澡了,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地开心。

我回头对爸爸妈妈说:“走,回家吃棕子啰。”也许是我起了个早床,上山呼吸了新鲜空气和锻炼了身体的原故,我浑身轻松,心情特别的舒畅。哦。过端午节真好。

端午节周记3

今天,我来写写端午节时看划龙舟的事儿吧!

那天天空飘散着星星点点的毛毛细雨,江面透着浓浓的雾气,就像天上的仙女为“屈原投江”盖上的一层轻纱,如梦如幻。

都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其实五月的天也一样,早上还是艳阳高照呢,到下午又变得雾气浓浓了。我们来到江边观看划龙舟的时候,大约14:00点。

岸边早已挤满了人,许多人还踩进了水中。其中甚至有人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只露出上半身。我看了,“脚痒”得不行,也想下去踩踩水,可惜我穿的是皮凉鞋,不能下水,否则鞋子进了水是要脱胶的,可又不想打赤脚,因为水里不仅有鹅卵石,还夹杂着许多碎石块,很容易划伤脚。

我蹲在码头的一块甲板上郁闷极了。妈妈仿佛知道我的心思,向一位路过的小姐姐借了她的塑料拖鞋,我换好鞋后,迫不及待地下了水。

哇!水里凉丝丝的,我不禁舒畅地轻吟出声来。拨开水中的人群,我挤到了前边。此时,正好也开始划龙舟了。江面上一共有四条船,我一眼就看中了中央那条有着红、绿、紫三色的船,我站在了“三色”号这一边,也在心里给他加油。

比赛开始不久,三色就被远远地甩在了后边,我只能在心里干着急,却什么也做不了,我只好攥紧拳头,咬牙支持三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直落在下风的三色,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飞快地赶上了代号03的第三艘船,超越了第二艘代号01的船径直冲向了终点!“第一!欧耶,我喜欢的三色号第一!”我不禁欢呼起来。

比赛完了,我回到了甲板上,怀着感激的心情把鞋还给了小姐姐,和爸爸妈妈回家的途中,我还在想:古代朝廷好生腐败,要不然屈原也不要被他们逼得投江!一说起“江和船”,我不禁想起了“甲午大海战”,如果各代朝廷全是清官,个个为人正直,有谋有略,为民造福,那被迫迁了马关条约的耻辱还需要执行吗?看来,“为官清廉,爱国爱民”,才能捍卫美好家园。

端午节周记4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对于端午节,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端午节这天,庆元的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爷爷奶奶拿出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放在一旁的凳子上。拿起粽叶,将粽叶卷成一个锥形的容器,然后将糯米小心地放进粽叶做成的容器中,再将粽叶多余的长尾巴将糯米抱起来,最后用线将包好的粽子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将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笼上蒸,热气腾腾的。慢慢的,一阵香气便扑鼻而来,我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到蒸笼前,流着口水,等待着美味可口的出锅。粽子熟了,奶奶将它们端出来,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过了一会儿,盘子便空了,只见大家每人都捧着一个粽子,兴奋的吃着,我一口咬下粽子,那甜甜的香气便传进我的心中。家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对这美味可口的粽子赞不绝口,很不得能够多吃几个。这一天,全城都飘着粽子的香气。

庆元的端午节,还有另外一个习俗,那便是赛龙舟。我们全家人在这一天一起来到河边,与全城人一起,观看着龙舟比赛。“加油!加油!加油!”大家一起呐喊着,为龙舟上的船员鼓气助威。一条条龙舟飞快地从我们眼前划走。终于,一条龙舟划过终点,获得了冠军,我们用最响亮的声音为那些船员们欢呼。

在庆元,还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在这一天, ……此处隐藏4248个字……里面美滋滋的,今年是我过的一个最有意义的端午节,明年的端午节我还要吃自己包的粽子,在劳动中体验快乐。

端午节周记12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佳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佳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端午佳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跟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周记13

看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例如赛龙舟、吃粽子、吃盐鸭蛋……这个节日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者——屈原。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江堰市会包粽子,吃粽子,棕子的品种多如繁星,各式各样,有简单好吃的白粽,有红白相间的赤豆粽,还有鲜嫩可口的肉粽……简直让人馋得直流口水啊。我们家也是一样的,每次大都包的是白粽,虽然它非常单调,但是吃起来特别松软,香甜可口。包粽子所需准备的材料有:芦叶、糯米和线。

里面包的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去调整。我们家一般会把采摘回来的芦叶浸在水里,浸得比较软时,包起来会好包一点。包粽子可是奶奶的拿手绝活呢。我通常都会坐在奶奶的对面,帮她拿叶拿线。我时不时还会照着奶奶的样子学起来,可是总到了第二步装米的时候,出洋相了,由于我物拿错地方,倒致米装一粒掉一粒,最后搞得芦叶上到处是米。奶奶会在一旁笑眯眯地对我说:“你这个小调皮蛋,尽给我帮倒忙。”我看我还是安分点好。棕子包完了,放在滚烫滚烫的热水中煮一个晚上,就可以吃了。第二天早晨,就会闻到粽子发出来的清香,拆开“包装”,里面是雪白的糯米,我马上就狼吞虎咽吃起来。吃咸鸭蛋也是这儿的习俗,敲醉蛋壳,里面是白白的蛋白和金黄的蛋黄。这可是吃粥时必备的美味啊。

我们家就数我妈妈和奶奶喜吃咸鸭蛋了,每顿饭都少不了吃上一只,可见她们对咸鸭蛋真是情有独钟呀。我喜爱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可以享受红黄流油的咸鸭蛋,可以赛龙舟……啊,我期盼今年的端午快快到来。

端午节周记14

快过端午节了,奶奶到市场买来了糯米、红枣、花生和粽叶,准备包粽子我们吃。

奶奶先把粽叶在水里浸泡了二三天,让粽叶变得软和,然后,把粽叶从水里捞上来,用清水洗干净,再沥干。然后,她取来糯米,淘得干干净净的,就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先将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然后卷成一个漏斗形,再用勺子舀上一点糯米放入粽叶中,用粽叶把糯米包好,最后用绳子把粽叶缠紧,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

看了奶奶做的粽子,我的心里也痒痒的,就跟着奶奶学了起来。我先把粽叶卷好,再往里面放糯米。可我刚放进一点点糯米,那些米就从粽叶里漏掉了。我往地上一看,哎呀,地上撒了好多米啊!奶奶告诉我,粽叶一定要叠整齐,卷粽叶时可有讲究。她于是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包粽子。我又重新包了起来,这次比上次顺利多了,一会儿,我就做好了一个粽子。但看看我的粽子,总觉得没有奶奶做的有棱有角,奶奶说:“第一次能包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又把粽子放入水中泡了起来,她说这样泡过之后,粽子才容易煮熟。

端午节这天一早,奶奶就开始煮粽子了。不久,锅里就飘出了粽叶的清香。闻着这香喷喷的粽子的香气,我真想一下子就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粽子。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奶奶先找到我包的那个粽子。可奶奶揭开锅盖一看,锅里有好多白花花的米粒。奶奶说:“肯定是你包的那个粽子没包紧,米粒全跑出来了。”奶奶捞出所有的粽子一看,果然是我包的那个。看到这样,我感到好惭愧。

在粽子出锅后,我们全家都围在桌前吃起了粽子。我从盘子里拿出一个粽子,把绳子剪断,再把粽叶剥掉,里面就是一个透着粽叶清香的白白的粽子了。我在上面放了点糖,然后咬了一口,一阵甜滋滋的味道进入口中,真好吃,我于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大人们边吃边聊天,热闹极了。

啊,今年的端午节真开心!

端午节周记15

农历五月初六就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此时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此时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一样威风。比赛到了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就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了,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了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就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此时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击秦国,但就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旧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旧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此时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周记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