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学生周记集锦八篇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或多或少都学到了一些新东西,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周记。快来参考周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周记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周记 篇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阶梯英语学校已经学习了五六年了,我也将迎来毕业的这一天了。
上一周,我们进行了一场毕业考试。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害怕考得不好,不能成功毕业。这周,我们最后一次返回学校。当老师宣布我可以顺利毕业时,我激动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老师给我们发下了毕业证书,上面大大的写着我的名字,还有学校校长的签名。老师还用手机给我们照了合影做个留念,大家都把自己的毕业证举在胸前。我和两个年龄相称的站在最前面,抢了个最佳镜头;年龄大的站在后面,当然就不如我们占优势了。
回到座位,我仔仔细细地端详着我的证书,这毕竟是我这奋斗好几年的最终成果啊!回想起这几年,回想起课堂和上课的气氛,仿佛离现在是那么近,但其实已经过去了那么长的时间。这几年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
记得我第一次来这里上课,还是很小的孩子,不怎么懂事,不按照规矩来。知识量也不如现在丰富,个子跟现在比真是天壤之别。感谢这所学校,感谢我的老师,让我的英语水平增高,终生受益。
毕业典礼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我以后不会再来了,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座学校。
学生周记 篇2今天开始放暑假了。暑假到了,但是暑假要干什么呢?觉得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或许本来就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暑假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社会总是充满着真善美,生活是甜蜜而多彩的。在大人们的眼中,社会是有两面性的,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生活具有酸甜苦辣,为何大人与孩子的思想有那么大的差别?结论只有一个:这是成熟与稚嫩最根本的区别。
大千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大人们的阅历丰富,决定了他们看东西比较全面。而孩子要走向成熟,就必定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有人说:“生活是一个大练兵场,是磨砺人的舞台。”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每个人将会遇到开心的事情与悲哀的事情。悲哀的事情会使人承受巨大痛苦,开心的事物会让人拥有美好的心情。如果整日面对悲事,人容易丧失信心进而自暴自弃、颓废沉沦;而整日面对喜事,人又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正如植物不能缺少阳光与雨水一样,人的经历中不能缺少快乐和悲伤。
学生周记 篇3周记(1)
来公司实习已经一周,第一天来报到我是依公司人事主任的安排找到营销部的副总,然后就按计划把我分到了营销部进行实习,并且指定了带我的业务员。因为刚走出校门又只是实习生,所以做任何事我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任何的差错会给上级留下不好的印象。师父就要我做在他位置边上跟他学习业务,我也是带着笔记边记边学的。第一天过得很快,回家时师傅提醒我早上要提前十五分钟开晨会,第二天我就准时的到了,先是主管进行开会然后是做仪态训练和喊些口号。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总觉得有点别扭,后来才知道这样是为了提醒业务员每天都要记住对客户使用的文明用语。这样才可以让我们业务员能够够容易地与顾客谈上话,才会使我们更容易把产品卖出去。
不过第一次上班的感觉还是挺新鲜的,特别是穿着正装去上班,感觉自己也还是挺像个回事的。
周记(2)
这十来天,公司负责人并没有具体安排事务,只是让我熟悉公司经营业务和经营的产品,算是适应期。主要了解一些公司的背景、产品、发展方向等。主要工作是负责销售公司自己的品牌。几天之后开始在同事的帮带下,做一些业务相关的活,主要是在一旁协助处理一下简单的事情。也就是打基矗做生意,搞销售,靠的就是一张嘴,口才好、把握分寸、恰当的讲,就容易把顾客的心抓住,从而就可能达成交易。这层道理我是明白,但真正到了自己去面对时,却发现由于性格内向,再加上缺乏锻炼,想要抓住顾客的心,还真有难度。
两个星期过去了,每当有顾客来时或遇到同事,我还是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并招待他们,因为从前几次的实习后,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对人待物都讲究礼仪,见到顾客,不管交易能否达成,都不能给人以缺乏礼数的感觉,只要是踏进店的,我都会真诚的接待问候,让他们一进来就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我觉得,经常有一些细节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现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更是一种基本素质的体现》。更何况出校前老师一再强调要以礼待人,不要给学校磨黑。
周记(3)
经过两个礼拜的锻炼,发现自己进步还挺快的,即使是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岗位,同时也对组织销售这一行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周仍然做通过语音跟客户沟通的事情。偶尔也出去跟客户或合作伙伴面谈。由于自己向来比较内敛的缘故,与客户面谈显得比较紧张,也不大顺利,不过有了数十次经历之后,进步了不少,再加上合作伙伴的鼓励与帮助,自己尝试大胆的去应付,慢慢的好了许多。不再会在陌生的场合怯常今天下来,面对经验比我丰富的阅历比我深的多的多的客户或合作伙伴,也能够通过简练清晰的表达让对方熟悉我们的产品,让他们对我们的产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人往往都是这样,没有经历过的话,永远都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是真的那么难,还是并非如此,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是自己完全陌生的事情,只要有机会,都一定要去尝试,努力去做好。因为没有经验,那么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另外就是不要害怕失败,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了。等到熟练了,那么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我的第一次跟客户或合作伙伴面谈,虽然我做得不够好,或者可以说失败了,但通过这次的尝试,却令我获益匪浅,对我之后的几次任务的成功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自己也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尝试检验了自身的水平和适应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弥补不足的时候,我们便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自己。所以,不管怎样,努力去做吧,告诉自己,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学生周记 篇4实习第四个星期我开始独立接触一些业务,公司也知道对于销售,我是一个很新的新手,所以刚开始让我做的,主要是通过电话跟客户沟通。现在开始便需要跟客户交谈,要能够很好的.领会客户的意图,同时准确的向客户传达公司,以及公司产品相关的信息。这就要求我对公司本身的一些业务流程和产品特点有相当的熟悉。力图让对方更深的了解我们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我们的产品是非常出色的。虽然自认为口才并不好,但我能够把事情描述的比较清晰,如此也令客户满意。
学生周记 篇53月1日星期五晴
玩老鹰捉小鸡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时,王 ……此处隐藏3285个字……此事。然后把他拉近宿舍里。看着他那狼吞虎咽的吃相,不由得感到…………
学生周记 篇7在世界上,电的身影是无处不在的,如路灯、冰箱、空调……都离不开电。尤其是夏天要是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全乱了套。
那天,骄阳似火,太阳像个大火炉炙烤着,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进了教室,教室顶上的吊扇像个舞蹈家旋转着,给我们送来丝丝凉风。上课了,李老师习惯性的打开大屏幕,“啪!”屏幕黑屏了,吊扇不转了。停电了,教室里闷热无比。老师只能改成手写了,一会儿时间汗如雨下,同学们一个个心神不宁。可是,写字太慢,课文还没讲完,哨声响起下课了。(铃声没电)
放学了,妈妈急急忙忙的来接我,坐在电动车上,风儿呼呼地吹着优哉游哉,骑到半路车子没电了,我只能和妈妈并肩同行了,回到家已经是汗流浃背。打开冰箱,好想吃一根冰淇淋,可是没电,化成一包水;热气扑面而来,想开电风扇乘凉,可是没电;浑身疲惫不已,想看会儿电视解解乏,可是没电,真是糟糕透顶。
晚上黑漆漆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借助手电筒快速地冲个澡,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热醒了。浑身汗津津像有无数只蚂蚁爬一般,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真是活受罪。只能等呀,盼呀,快点来电。
要是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变得暗淡无光,感谢爱迪生发明了电。
学生周记 篇8外婆家住在小河湾里。
从塬上的陡坡下来,快到坡底了,坐东朝西的一个十几丈宽的台子。沿东崖是一排排窑洞,前院盖几间瓦房,院门前是小树林和麦场,麦场下去是河湾,河湾里是几千亩的良田。院门前小树林里垒着各家各户的羊棚、猪圈,鸡楒。院子或长或短,南北蜿蜒两三里,村子南头长一颗三四人才能合抱的古槐,树心已经朽空了,却在几根枝干上发出一簇簇新枝条,郁郁葱葱,显出这老树茁壮的生命来。这便是外婆家的村子。河湾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河不宽,曼转腰肢向北流去。河两岸长着茂密的杨树林,杨树林外边是李子林、花果林,还长着大片的芦苇,春天里飘起白花花的苇絮。河湾两边坡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春天的手轻轻一抚,郁郁葱葱,野花烂漫,有着别样的美景,比我家那平展展一览无余的土原平添了许多些妩媚和清秀。
我从小就喜欢去外婆家住。
外婆家的院子窄而深,却有三道门。顶里边是一孔石窑,里面安了厨房。灶是连锅灶,两铺大土炕,窑洞的墙壁上被烟熏得乌黑发亮,最里面放着做饭用的柴火和一些旧家具。外婆和孙子们就住在窑洞里面。
外婆很安静,说话走路从不大声。每年的暑假我都到外婆家去,跟外婆一起住在窑洞里。外婆爱抽烟,她用烟锅抽的那种土烟叶很呛人。晚饭后,外婆烟抽的最多,要抽到半夜里去。有时候我一觉醒来,还能看见黑洞洞的窑里外婆那一闪一闪的烟火。因为农村抽烟的老婆婆不多,外婆那一闪一闪的烟火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抽那么多的烟。听母亲说,外爷去世很早,是外婆把她和舅舅两人抚养成人的。他们家以前的光景很不错,有几十亩水浇地,有一槽好骡马,还屯了几百石粮食。母亲记忆里的外爷身材高大魁梧,性格豪爽,在家门里很有威望。外爷得了急病去世后,家世也并没有很快的败落。我在外婆家,见到很多村里人到家里来说事情,言语之间对外婆都是很尊敬的。有时候村里过节唱戏祭祖之类的事都要到舅舅家里来商量。谁家有了纠纷,主事的人也叫大家到外婆的窑洞里来说。大家问外婆的态度时,外婆总是谦让着说你们说你们说,就到炕角独自抽烟去了,也并不发表什么意见。大家说好了,就把事情从头至尾给外婆再说一边。外婆也不多说什么,把烟锅在炕边上磕磕,大家就散了。
夏天的河湾里非常凉爽。傍晚我从河里跟表哥游泳回来,全家人坐在院门前的麦场上纳凉。夜风吹着,看着外婆一明一灭的烟火,头顶着无数的星星,大家轻轻地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没有睡觉的羊羔从圈里偶尔发出一声“咩”的叫声,也不长。我累极了,就爬倒在凉席上睡着了,每次醒来,却都是在窑洞的炕上。早晨起来吃外婆做的芽麦角角。芽麦角角我最喜欢吃了。它是把忙天天雨淋芽了的麦粒淘洗干净,晒干,磨粉,打成面糊,夹在面饼里蒸出来,并起名“芽面角角”。这样做的食品有二次利用的意思在里面。芽麦角角虽然常常粘住牙,但非常香甜,在那时候简直就是美食了。
暑假里,河湾里的李子、花果都相继成熟了。舅舅是生产队的会计,可以随时进出果园。他带我去生产队的李子园里,因为我是外甥,看园子的大人也不拦着。大人们在园子里锄草,收果子,我爬上李子树,边玩边摘李子吃。村里的伙伴们三五成群,蹲伏在李子园外河边的草丛里,眼巴巴看我在树上摘果子吃,眼馋得很,却不敢趟过河进来,只能大声“嗬。。嗬。。”地叫着提出抗议。谁知道李子不能多吃,到半夜里我就发起烧来,浑身酸疼,一点劲都没有。外婆一面在柜子里给我找药,一面责备舅舅不应该让我吃那么多的李子。外婆告诉我李子千万不敢多吃的,先人就有“前吃李子后埋人”的古训。我听了吓了一大跳。想来什么美味都不可以贪食啊。
因为外婆特别疼爱,上初中了,我还会找些借口去舅舅家住一晚。表兄弟们和我一起睡在外婆的土炕上。等到他们几个睡熟了,外婆黑暗里示意我不要啃声,在她的衣兜里摸索半天,找出一块水果糖来,也不啃声,摸索着塞进我的嘴里。因为水果糖在衣兜里装的时间久了,外面的糖纸都磨掉了,上面沾了些衣兜角的碎渣。我一面添着糖,一面再用手指把那些碎渣摸出来。现在想起来,外婆的糖不知道在衣兜里给我保存了多少时间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父母的闲谈中明白了外婆的故事。
外爷是三十来岁得伤寒去世的。那时候人都迷信,说得了伤寒走的人病没有完全发出来,埋在坟地里会影响其他人。就把遗体停放在前院的一间房子里,外面用泥灰抹严,要放三个月才能发丧,叫做封停。舅舅和母亲那时候只有六七岁,外婆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那所院子里生活着,生活寂寞而冷清。族里叔伯弟兄那家欠粮了,来借点粮食,外婆都是很大方的借给大家,让人家自己上楼上的仓里去装,也不用立字据。还回来也是让大家自己扛去粮仓里倒。有人借了粮不还回来,外婆也不再追要。这样子过了四五年,装在仓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外婆倒一点不关心。隔壁的五爷家院子小,房子盖不下,外婆主动划出一溜院子给五爷家盖房。虽然有不少人在外婆面前提到过改嫁之类的话题,外婆总是缄口不言,只是一心一意地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外婆很早就得了胃疼的病,她发现抽烟可以解疼,于是她慢慢开始抽起了旱烟。在她一明一灭的烟火里,家里的院子小了,粮食少了,舅舅和母亲却慢慢地长大成人了。外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征服了村里的人心,村里的人对外婆是越来越尊重了,从没有发生过欺凌她们孤儿寡母的事情。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似乎渐渐明白了外婆。一个羸弱的女人,带着一双儿女,在这个穷乡僻壤,在匪盗猖獗、自给自足的农耕年代,为了顺利完成抚育子女传承家业的重担,她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晚年的她,儿孙满堂,享受到了她应得的天伦之乐。
多年以后,她离开了我们。我多少次经过外婆的墓地旁边,看着坟前由我们几个孙子栽植的松柏越长越高,我思念着她。暮色里,我仿佛又看见那个经常穿一身黑布褂、沉默寡言、身材矮小、抽着旱烟、踽踽而行的小脚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