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反思周记模板合集6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周又过去了,一周的时间,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技巧,这时候,最关键的周记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周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思周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思周记 篇1今日月考的试卷发了下来,我打开卷子看到上面的分数大吃一惊,语文七十五分,数学竟然只有六十八分。天哪!怎么会这样?
老师见我们都看过了卷子后说:“咱们班这次月考算是全学年中不错的了,有些同学进步了,但也有一部分同学退步了。”听老师这么说我感觉自己是班上最差的,周围好像有许多鄙视的眼光盯着我,脸上不禁发烫并低下了头。
我心里不停地埋怨自己,怎么这么差劲,不但有些题不会,就连会做的题也马虎的一塌糊涂。就拿语文卷子来说丢分最多的是成语填空题,竟然被扣了五分,在家里爸爸总是让我没事的时候经常翻看成语词典,平时还给我讲成语故事让我加深印象,可我就是不理会。
再说数学就更让人沮丧,因为马虎竟然丢掉了二十二分,比如:第五大题中的第二题,我将小红的距离标反了,结果所有的顺序全变了。还有第六大题中的第三题,我将活动项目看窜了,结果虽然答案巧合的对了,可是整个过程全都是错的。计算错误在整张卷子中也不少,哎,我怎么总爱犯马虎的毛病啊!
通过这次月考我不但感到了自己学习的退步,更感到由于以往不努力学习,以致根基不扎实。为此我要下决心从现在做起:平时多积累一些成语和好词好句,每周都要默写学过的生字,养成长翻看字典、词典的好习惯;上课时注意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在平时或考试的时候都要仔细读题,克服爱马虎的毛病。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难度加大,我必须抓紧时间在短时间内让自己赶上其他同学,随着他们一起升入风华高学。
反思周记 篇2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反思周记 篇3现在的一些学生不单是缺乏爱的能力,根本就缺乏爱的意识。正因为没有这种意识,才不能在这意识的支配下自觉地培养爱的能力。——题记
班级的纪律依然不是很好,我采取的“感动方式”没有感动他们,倒似乎感动了部长。他对我说:“最近170班的纪律好些了……”部长的话,让我在风口浪尖上看到一线生机!为了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愿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成长的蜕变,就是痛并快乐着……然而,当这疼痛果真排山倒海袭来的时候,我却无法用缓释的胶囊来镇痛。我终究是一个平凡到近乎平庸的人,貌似坚强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得不堪一击的心。我了解自己性格上致命的软弱之处——水涨船高,兵败山倒。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肯给我一个崛起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会怎样,我也不敢希望他们会怎样。最近班里的种种情况让我坚持的意念有了动摇。充其量,我是一个好人,但我不是圣人!我一直的坚持现在成了我的一厢情愿,这不是天下最大的讽刺么?班级是什么?不过是一个虚设的概念,三年以后就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了!我像一个傻瓜一样为了这虚无缥缈而寝食难安,到头来不过是一个笑话……我也曾经是一个学生,我在我的老师面前诚惶诚恐、恭恭敬敬,因为在我看来那是我的长辈。可是现在的学生,完全没有了这种意识。一个我用尽心思感化的学生,竟然在犯错误之后公然顶撞我!这缺少作为人最起码的素质,而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莫过于去做一个人!“人才”,“人才”不成“人”,又怎么能成才?我冷笑着选择了冷战,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说不清是情绪把事态严重化,还是事态把情绪恶劣化。是什么让一切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张爱玲的话或许是最好的回答——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你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迷茫、困惑、失落、心如止水……
起起落落,生活就这样过了近一个学期。面对未来,我充满了矛盾。是进是退?我完全没有了感觉。何宝荣那句“不如我们由头来过”的话对黎耀辉有致命的杀伤力,我的这句话对于他们而言,却只是一颗过期的阿司匹林。不仅没有使心中的花朵长开不败,反而加剧了它的死亡带给我的阵痛。痛到麻木,痛到无所谓痛……
过分张扬自我的年代里,人们反而迷失了自我。人生的悲剧在于,觉醒的时候也就是失落的时候。我为他们感到悲哀,也为自己感到悲哀……
反思周记 篇4一年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年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基础,还是基础。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
二、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高考题目不是光靠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说,病句题,同学知道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等,但是一个句子摆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出来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错之所在,那么你所知道的这些专业知识等于是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而如果你语言积淀比较丰厚,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较敏锐,一读,就 ……此处隐藏5072个字……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什么都不会做的“傻子”,只是需要有人去开发他们的潜力。在这里学员不会被歧视,可以做真正得自己。
其次,中心这里配备音乐调理室,这里面有一块很大的镜子,有一个小舞台,有照相机,有篮球、跳绳、羽毛球等各种运动器材,还有电视、EVD,这里被称为“奇色梦工厂”。在这里面,老师放上音乐,学员们可以尽情的唱歌、运动,每次饭后老师都会要求他们来这里休息一会儿。
在“奇色梦工厂”我感受最深的一次就是周五的下午,那次蔡老师给家长门开了一个长达两个小时的家长会,王可老师和李老师带着他们在音乐室里唱歌,把舞台上的灯光也打开了,他们几个站在舞台上,拿个东西当话筒,虽然不是很清楚,但那时他们唱的很开心很陶醉,唱歌时还伴有动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那一刻,我感觉他们就是明星,我真的很羡慕他们,我感觉在现代这个复杂的社会上,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身上很难找到这么幸福的感觉,那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可是在他们身上我却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感受到了。此时我深切的体会到音乐调理的效果,在音乐声中,他们可以尽情的、集中注意力唱歌,可以尽情的跳舞。我发现他们很喜欢对着镜子跳舞,在音乐声中扭动着身体、唱着歌、看着镜子中自己的舞姿,开心的笑着。看到他们如此开心我真的很感动,他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的纯真、可爱,可以尽情的做他们自己,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在这里,不用担心有人会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评价,没有人会要求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同时,这样的氛围中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的环境和方式,最关键的是在这里他们学会了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一定的处理。我感觉真的很羡慕甚至有些嫉妒他们,他们可以尽情的做他们自己,而我,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中,感觉很拘谨,心里有些放不开,在这里我不能做我自己,我做不到。
在工作室里,学员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夹豆子、玩拼图、象棋、夹夹子、夹纽扣、串珠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手部肌肉,锻炼他们手的协调能力。在这里老师们还会模拟一些超市买东西的情景,让他们拿计算器来计算自己花的钱,教他们如何去买东西,他们好像个一段时间就会呆着学员们去超市或是市场上,给每个学员分配任务让他们自己去买东西。
晚上学员们就住在家庭里面,家庭里有家庭妈妈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对于学员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洗脸、刷牙由他们自己来做,他们做不了的事情则有家庭妈妈帮着。他们在一张大桌子上一起吃饭,饭后每个人刷自己的碗,分配专人去擦桌子(李文昕),收拾椅子(马灿)。由于张家磊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润泽来帮助他,再从家庭到中心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由润泽牵着他的手过马路,顺便说一下,润泽是很有爱心的,很乐于帮助别人,不过有时候在他努力去帮助别的学员,而别的学员仍没有做到时他就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很生气,发脾气。这种集体生活的方式一方面提供了让他们脱离自己的原声家庭独立生活的机会,磨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另一方面这种集体生活提供给他们帮助别人和得到帮助的机会,用爱和关心来触动他们的心,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快乐。通过帮助别人来证实他们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相反,在他们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娇生惯养,觉得他们不行,包办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说不定屁股都得靠父母来擦,这是很现实很真实的。
家庭里的家具一应俱全,包括电视、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电脑等等,就和正常的家庭设置一样。饭后他们一起看电视,也可以唱歌,打乒乓球,看电影。在这里他们会有一种家的感觉,家庭里有两层,一楼是金保哥和男学员,二楼住的是阿姨、我以及女学员。天热时由老师和家庭妈妈帮助他们洗澡,因为他们自己不会洗澡,我也帮助他们洗过一次澡,其实我感觉帮助他们洗澡的过程也是教他们洗澡的过程。女学员们基本不会梳头发,只有胡杰会自己梳头发,平时每天早上由我来叫他们起床、洗脸,然后帮她们梳头发,阿姨则在下面做饭。胡杰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做什么都很慢,跟马灿正好相反,马灿做什么都很快,而且马灿每天都醒的很早,而胡杰起床后会床上发呆。我们每天八点左右带学员们去中心,刘勇腿脚不是很方面,每次都是远远的落在别人的后面,润泽带着家磊走在最前面。
据了解,老师们经常带学员们到公园去玩,一方面让他们熟悉周围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休闲娱乐,放松自己;有时候老师也会带着他们去商店、超市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购物,购物时他们一般都会带着计算器,因为他们一般是不会算账的。此外,中心工作人员还与附近的一个小公园的负责人协商好咬包揽清洁工作,也就是想说今后学员们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挣工资了,这是对许多人来说时很无法想象的。
通过这一周的接触,我与学员们关系处的很不错,挺喜欢他们的。马灿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女孩,喜欢唱歌、跳舞,整天蹦蹦跳跳的,性格也很随和,很容易相处,但是她很容易激动,而且她还有自残倾向,他的胳膊上就留有很多的疤痕,都是她自己咬的;胡杰是个慢性子,做什么都很慢,经常发呆,还经常自言自语,经常会把鞋穿反了,不过感觉她很有个性,有时会发脾气。我和她们两个住在一个房间里,晚上睡觉时他们两个经常会自言自语,有时候我看电影看到比较晚,怕他们睡不着就会先把灯给关了,关灯之后他们会睡得快一点,不关灯他们一般不会睡觉,有时候关灯后他俩也会自言自语,很晚才睡觉。感觉她俩住在一个屋里挺有意思的,因为他们俩若是有一个自言自语另一个则会跟着学,所以她们俩经常性的相互学话。李文昕是一个个子很高很瘦的女孩,她的残疾程度较轻,懂的事情比较多,她有时会有一些小脾气,但还是挺听话的,平时做清洁工作时做得挺好,每天吃完晚饭后都是由她来擦桌子;薛婧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来说要差一些,穿衣服不知道反正,反应也很慢,上厕所需要别人反复提醒,否则不会主动上厕所,她特别爱笑,每天都保持微笑状态,做清洁工作时如果没有人监督就会停下来站在那里看着别人笑。刘润泽是一个爱唱爱跳的男孩,他很有音乐天赋,跳起来很有音乐感,他患有唐氏综合症,但程度较轻,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而且有一定的自我意识,特很可爱,看见女孩就会说“漂亮”,还会害羞的对女孩说“我喜欢你”,家磊是一个基本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男学员,他也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他经常性的把袜子脱下来,强迫性的翻过来复过去的弄,好像挺有意思似的。刘勇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学员,据说他上过一年大学,后来由于压力过大精神出现问题,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诊治就成今天这样了,但现在他还是懂很多东西,意识还算清醒。记得有一次看电影《关云长》时,李老师问关云长时谁,他说关云长时《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刘中国是一个令老师们很头疼的学员,他经常逃跑,他很胖,有240斤,体质很弱,说话声音很小,据说他是中学时溺水导致大脑受伤才成这样的。
这一周我感觉过的很快,不过也过得很有意义。在这一周的实习中我感觉收获很大,虽然有时候会寂寞,但是跟这些学员们在一起我过的也很快乐。通过实习我对智障人士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相信这次的实习对我今后的职业选择很有帮助。